[发明专利]一种高原弥散式供氧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31171.7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6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严李强;肖杨;宋赫;田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11/13 | 分类号: | G05D11/13;C01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 地址: | 850000 ***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原 弥散 供氧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弥散式供氧控制方法,其可以根据海拔和目标区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供氧控制,对于大区域进行分区域供氧可以避免氧气的过多供应,避免浪费。同时本方法能自动识别用户的设置是否有效,对于无效的设置进行提醒及自动纠正,实现合理供氧,对改善高原地区干燥缺氧的环境现状和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探究供氧对高原地区人民身体健康的影响等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原弥散式供氧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缺氧是阻碍高原地区发展和影响高原地区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为了改善高原地区人民的工作、生活,供氧显得尤为重要。传统鼻吸式供氧的方式极大的限制了用户的行动,弥散式供氧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现有的集体式弥散供氧设备对氧气的消耗量极大,造成了很大浪费,并且不能有效监测当前室内的氧气浓度,可能出现供氧不合理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原弥散式供氧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供氧方式存在较大浪费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高原弥散式供氧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原始目标区域的体积是否在阈值范围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4,否则进入步骤S2;
S2、根据分布在原始目标区域中的氧气弥散口将原始目标区域划分为若干目标子区域;
S3、通过摄像头获取有人员在的目标子区域,并将有人员在的目标子区域作为当前目标区域;
S4、根据当前目标区域的海拔获取当前目标区域中的压强;获取当前目标区域的环境温度;
S5、根据当前目标区域的压强和环境温度获取当前目标区域的氧气密度;获取供氧管道输入的氧气浓度和当前目标区域的氧气浓度;
S6、设定当前目标区域的目标氧气浓度和达到目标氧气浓度的时间,并基于当前目标区域的氧气浓度计算在此条件下达到目标氧气浓度所需的供氧管道出口流量;
S7、根据当前目标区域的氧气密度和供氧管道出口流量获取供氧管道两端压力差;
S8、获取供氧管道入口压力,并根据供氧管道入口压力和供氧管道两端压力差获取供氧管道目标出口压力;
S9、调整供氧设备,使供氧管道出口压力维持在供氧管道目标出口压力;
S10、判断是否终止供氧,若是则结束供氧;否则维持步骤S6中设定的目标氧气浓度和达到目标氧气浓度的时间并返回步骤S3。
进一步地,步骤S2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根据公式:
获取原始目标区域中的氧气出口进行弥散式供氧时可覆盖的最大区域面积 F;其中k0为常数,值为7.14m2;L为氧气弥散口的最大出氧流量;DAB为氧气分子扩散系数;
S2-2、按照氧气出口进行弥散式供氧时可覆盖的最大区域面积在原始目标区域中分布式地设置氧气弥散口,将每个氧气出口进行弥散式供氧时可覆盖的最大区域作为目标子区域,完成将原始目标区域划分为若干目标子区域。
进一步地,步骤S4中根据当前目标区域的海拔获取当前目标区域中的压强的具体方法为:
根据公式:
获取当前目标区域中的压强P;其中e为自然常数;h为当前目标区域的海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大学,未经西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1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