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镉在线分离富集装置及镉快速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0698.8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4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霁欣;那星;黄旭东;吴楠;赵亚博;柴一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本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G01N1/40;G01N1/34;G01N21/67;G01N21/64;G01N21/31;G01N21/78;G01N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李文涛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分离 富集 装置 快速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镉在线分离富集装置及镉快速检测方法,涉及分析化学领域,本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蒸发器、混合器和介质阻挡放电器;其中,蒸发器的腔内设有一电热蒸发部件,腔壁上设有用于通入惰性或还原性气体的入口;该电热蒸发部件用于盛放含镉的待测物并对其进行电加热蒸发;该混合器上设有用于通入氧化性气体的入口;该介质阻挡放电器包括阴阳电极和位于阴阳电极之间的腔体,通过放电捕获镉元素。本方法利用本装置快速地分离和捕获待测物中的镉元素,然后测定镉元素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镉在线分离富集装置及一种镉快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镉(Cd)是一种毒性较高的金属元素,近年来由于采矿等人类活动,是的镉扩散到土壤、水系之中,进而造成了粮食、蔬菜等食品的污染,严重危害到了人类的健康。为了解污染状况及判定治理效果,必须对这些样品中的镉做出检测,目前的镉检测技术主要在实验室中进行,其过程是:先对样品进行耗时长,污染严重且专业性较强的消解,使样品无机化,并转移到液相中;再以大型原子光谱或无机质谱检测溶液中的镉;最后再通过计算得到样品中的镉含量。该过程耗时在数小时到一天,而且需要专业的检测人员实施,很难满足当前零散、多发的镉污染检测要求,迫切需要一种可由非专业人员在现场,半小时到一小时内完成的镉检测技术和装置。
文献中提到了很多基于现场灰化、电热蒸发导入的固体进样镉检测方法,但由于电热蒸发导入镉的同时,还会导入大量的干扰基体,这些基体会对镉的检测造成严重的干扰,目前的解决方法有:1添加基体改进剂;2采用背景校正扣除干扰;3在线分离基体。前两种方法仅是对现有技术的一个补救,难以根本解决基体干扰,所以只能检测小于10mg的简单样品,如水样和土壤。但对食品这类较为复杂的样品则往往无能为力。最后一种方法由刘等提出,采用钨丝在线选择性富集电热蒸出的Cd,使得基体和Cd得以分离,之后再通过加热钨丝而使捕获的Cd释放,得以被原子光谱在无基体干扰的情况下检测,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大约20mg及以下的食品样品中的Cd;但由于钨丝的结构松散、表面积较小,所以捕获率较低,不利于检测低含量样品;另一方面由于钨和镉同属金属元素,很难通过简单的化学过程将Cd与钨丝分离,仅能通过高温加热钨丝,利用元素的沸点进行镉的释放,从而仅能使用原子光谱或无机质谱进行后续检测,这些复杂过程使其在现场检测中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镉在线分离富集装置,以及基于该装置的镉快速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地分离和捕获待测物中的镉元素,然后测定镉元素含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镉在线分离富集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蒸发器、混合器和介质阻挡放电器;其中,蒸发器的腔内设有一电热蒸发部件,腔壁上设有用于通入惰性或还原性气体的入口;该电热蒸发部件用于盛放含镉的待测物并对其进行电加热蒸发;该混合器上设有用于通入氧化性气体的入口;该介质阻挡放电器包括阴阳电极和位于阴阳电极之间的腔体,通过放电捕获镉元素。
进一步地,所述介质阻挡放电器为线筒式、平板式或平行线式,使用一种或多种非金属材料制成,该非金属材料包括石英、陶瓷、石墨。
进一步地,线筒式介质阻挡放电器为圆管状,包括同心的外壳和内电极壳,以及包覆于外壳外面的外电极和位于内电极壳里面的内电极,外电极与内电极为相反电极,在外壳与内电极壳之间为腔体。
进一步地,平板式介质阻挡放电器为四楞管状,包括相互平行的上平面板和下平面板,以及在上平行板的上面铺设的上电极和在下平行板的下面铺设的下电极,上电极与下电极为相反电极,在上平行板和下平行板之间为腔体。
进一步地,平行线式介质阻挡放电器为圆管状,包括沿管轴方向的至少两个电极,相邻的两个电极为相反电极,在相邻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管腔为一个腔体。
一种镉快速检测方法,基于镉在线分离富集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本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本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06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发坐框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车载立体声重放的自适应主动分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