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管段模型三维尺寸标注方法、系统、介质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0572.0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8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杨义干;朱明华;唐能;崔光润;向书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62 | 分类号: | G06T7/6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邬嫡波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管段 模型 三维 尺寸 标注 方法 系统 介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管段模型三维尺寸标注方法、系统、介质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管段模型的决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基于标注规则对所述决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进行尺寸标注;基于排布规则对所述尺寸标注进行排布。本发明的一种船舶管段模型三维尺寸标注方法、系统、介质及装置,用于将复杂的管段模型处理成简单的点集,并根据规则自动创建三维标注的平面,可实现自动、批量创建管段的三维尺寸标注,为三维模型应用于现场生产打下基础;所标注的尺寸完整准确,极大提升了设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管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管段模型三维尺寸标注方法、系统、介质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行业大力推行船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使用三维模型到现场指导施工是实现数字化制造的重要技术手段。现场直接使用三维模型而不是二维图纸,可以实现完整的结构化三维工艺设计,实现设计制造单一数据源。现场直接使用三维模型,在模型上进行三维标注是必由之路。
船舶管路的管段数量多,三维尺寸标注量大。一般十万吨级的船舶,管段的数量在2万根到5万之间;管段需要标注的尺寸在1-30个之间,平均3-5个;三维尺寸标注每一个尺寸都需要创建一个标注平面。使用人工标注管段的三维尺寸,耗时长、难以满足设计周期需求,而且容易漏标尺寸,造成现场施工困难。
因此,希望能够解决管段数过多标注困难、耗时长、容易漏标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管段模型三维尺寸标注方法、系统、介质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管段数过多标注困难、耗时长、容易漏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管段模型三维尺寸标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管段模型的决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基于标注规则对所述决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进行尺寸标注;基于排布规则对所述尺寸标注进行排布。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管段模型的决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包括:获取管段模型的连接点和确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所述确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包括:弯管的折弯点、弯头的折弯点、三通的中心点、支管中心线与主管中心线的交点;保留决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所述决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包括:端头、折弯点、三通的中心点、支管中心线与主管中心线的交点、连接点;以所述决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在管段模型的位置获取各个决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的坐标;以所述坐标建立决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的模型。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标注规则对所述决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进行尺寸标注包括:确定每个尺寸的标注平面;在所述标注平面上进行尺寸标注。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每个尺寸的标注平面包括:当所述管段是直管时,判断所述直管的决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是否在水平面上;当在水平面上时,取包含两个决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的直线且与水平面平行的面作为标注平面;当不在水平面上时,取包含两个决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的直线向水平面投影得到投影线,取所述包含两个决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的直线和所述投影线所在的平面作为标注平面;当所述管段有弯管或弯头时,取所述弯管或弯头确定的平面作为标注面;当所述管段有主管和支管时,取支管与主管连接处,支管的中心线与主管中心线这两条直线确定的平面作为主管的标注面;当所述支管为直管时,取主管的标注面作为支管的标注面,当所述支管为弯管或弯头时,取所述弯管或弯头确定的平面作为所述支管的标注面。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标注平面上进行尺寸标注包括:从管段的一端的决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开始,对与所述一端的决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在同一直线上的点在标注面上进行尺寸标注;当所述管段有弯管或弯头时,以靠近一端的决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为起点,对弯管或弯头的决定管段几何形状的点在弯管或弯头的标注面上进行尺寸标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0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