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刷电机位置传感器磁钢破碎诊断方法及诊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0378.2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6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尚冉;李兵;曹晨军;罗毅;张小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6/16 | 分类号: | H02P6/16;H02P29/024;B62D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焦天雷 |
地址: | 2000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位置 传感器 磁钢 破碎 诊断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无刷电机位置传感器磁钢破碎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1,输入电机位置传感器角度,计算电机位置传感器角度变化量最大值;
102,判断电机位置传感器角度变化量最大值是否大于设计角度变化量阈值,根据判断结果计算电机输出力矩变化量的最大值;
103,根据步骤102计算的电机输出力矩变化量的最大值和设计计数阈值诊断是否发生磁钢破碎;
若步骤102中计算获得电机输出力矩变化量的最大值大于等于设计力矩变化量阈值,则计数磁钢破碎,若磁钢破碎计数大于设计计数阈值,则判断发生磁钢破碎,切断电机助力;
若步骤102中计算获得电机输出力矩变化量的最大值小于设计力矩变化量阈值,且磁钢破碎计数小于等于设计计数阈值,则磁钢破碎计数清零判断无磁钢破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电机位置传感器磁钢破碎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02包括:
若小于等于设计角度变化量阈值,则同步计算电机位置传感器角度变化对应时间内电机输出力矩变化量的最大值;
若大于设计角度变化量阈值,则将电机输出力矩的变化量清零,重新计算电机位置传感器角度变化量最大值区间内电机输出力矩变化量的最大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电机位置传感器磁钢破碎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累加计算多个周期的电机位置传感器角度变化量最大值和电机输出力矩变化量的最大值作为判断参数。
4.一种无刷电机位置传感器磁钢破碎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01,输入电机位置传感器角度,计算电机位置传感器角度变化量最大值或电机位置传感器转速最大值;
202,判断电机位置传感器角度变化量最大值是否大于设计角度变化量阈值,或电机位置传感器转速最大值是否大于设计转速阈值,根据判断结果计算X变化量最大值,X=(a*m+b*n),a是手力,b是电机输出助力,m和n是标定系数;
203,根据步骤202计算的X变化量最大值、设计X变化量阈值和设计计数阈值判断是否发生磁钢破碎;
若步骤202中计算最大值大于等于设计X变化量阈值,则计数磁钢破碎,若磁钢破碎计数大于设计计数阈值,则判断发生磁钢破碎,切断电机助力;
若步骤202中计算X变化量最大值小于设计X变化量阈值,则磁钢破碎计数清零判断无磁钢破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刷电机位置传感器磁钢破碎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2包括:
若电机位置传感器角度变化量最大值小于等于设计角度变化量阈值,电机位置传感器转速最大值小于等于设计转速阈值,则同步计算电机位置传感器角度变化对应时间内X变化量最大值是否小于设计X变化量阈值;
若电机位置传感器角度变化量最大值或电机位置传感器转速最大值大于其各自的阈值,则将原来X变化值清零,重新计算新电机位置传感器角度变化量最大值和新电机位置传感器转速最大值对应的X变化量。
6.一种无刷电机位置传感器磁钢破碎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01,输入手力、电机输出助力和电机位置传感器角度;
302,计算电机位置传感器角度变化量最大值,或电机位置传感器转速最大值,以及电机位置传感器角度变化对应时间内X变化量,X=(a*m+b*n),a是手力,b是电机输出助力,m和n是标定系数;
303,再根据电机位置传感器角度变化量最大值或电机位置传感器转速最大值计算X变化量;若电机位置传感器角度变化量最大值大于设计角度变化量阈值,或电机位置传感器转速最大值大于设计转速阈值,则X的变化量清零,重新计算X变化量;
若电机位置传感器角度变化量最大值小于等于设计角度变化量阈值,或电机位置传感器转速最大值小于等于设计转速阈值,则采用步骤302计算的X变化量;
304,根据步骤303确定的X变化量判断是否发生磁钢破碎;
若X变化量最大值大于等于设计X变化量阈值,则判断发生磁钢破碎,切断电机助力;
若X变化量最大值小于设计X变化量阈值,则磁钢破碎计数清零,判断无磁钢破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03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