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浮陀螺仪用电机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29221.8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6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明;张俊;石慧;李毓杰;韦俊新;胡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2K7/14 | 分类号: | H02K7/14;H02K1/22;H02K1/27;G01C19/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雨晴 |
| 地址: | 30013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陀螺仪 用电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浮陀螺仪用电机结构,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电机轴、止推板、框架和浮筒;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环和磁钢;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绕组线圈和定子架,该绕组线圈固装在定子架上,所述绕组线圈和定子架通过螺母固装在电机轴上;该电机轴与框架固装在一起;所述浮筒套装在框架上;所述转子环和磁钢同轴套装在电机轴上;该磁钢位于转子环的靠近电机轴的一侧;所述转子环为球形结构,该转子环的球面与浮筒内壁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本发明能够消除电机运转气流扰动,进而满足高精度液浮陀螺随机漂移低噪声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浮陀螺仪技术领域,涉及单自由度液浮陀螺仪用电机的结构改进,尤其是一种液浮陀螺仪用电机结构。
背景技术
在液浮陀螺仪中,电机是非常关键的元件之一,安装在陀螺仪浮子内的电机通电启动后,电机转子产生必要的恒定动量矩,当陀螺仪在输入轴上有输入角速度时,转子发生进动,带动固定陀螺仪电机的浮子组件相对输出轴发生转动,从而产生陀螺效应。对于高精度陀螺仪而言,要求电机转速稳定、噪声小,否则会对陀螺仪精度产生影响。电机转子运转时所引起的浮子内部转子周围气体的气流扰动是电机噪声主要原因之一。该气流扰动在浮子上产生干扰力矩进而产生随机漂移,该随机漂移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对于平台式应用的系统可通过长时滤波消除其影响,但是对于宇航捷联式应用的系统,其系统带宽要求较高,不能采用滤波的方法去除。因此通过结构优化设计从根本上消除电机运转气流扰动是降低宇航捷联式应用的高精度陀螺电机运转噪声、提高陀螺随机漂移精度的必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浮陀螺仪用电机结构,能够消除电机在陀螺浮筒内运转时产生的气流扰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液浮陀螺仪用电机结构,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电机轴、止推板、框架和浮筒;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环和磁钢;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绕组线圈和定子架,该绕组线圈固装在定子架上,所述绕组线圈和定子架通过螺母固装在电机轴上;该电机轴与框架固装在一起;所述浮筒套装在框架上;所述转子环和磁钢同轴套装在电机轴上;该磁钢位于转子环的靠近电机轴的一侧;所述转子环为球形结构,该转子环的球面与浮筒内壁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而且,所述转子环的球面与陀螺浮子的浮筒之间的距离为0.1mm-0.3mm
而且,所述电机轴通过压块与框架固装在一起。
而且,所述浮筒通过环氧胶粘结套装在框架上。
而且,所述止推板通过螺母固装在电机轴上。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对液浮陀螺仪用电机进行技术改进,通过将原陀螺电机转子的圆柱型结构改成球形结构,使转子球面与陀螺浮子的浮筒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流体的旋转半径处处相等。进而达到了消除电机运转气流扰动的目的,能够满足高精度液浮陀螺随机漂移低噪声的要求。
2、本发明电机转动时,转子体带动周围的气体介质一起旋转,导致气体分子间的相互摩擦,产生振动和噪声。相比于圆柱型转子结构,采用球形转子结构后,转子球面与陀螺浮子的浮筒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气体介质的雷诺系数(描述气体介质流动状态)均相等,即气体介质各处的流动状态基本相同,减小了气体分子间的相互摩擦,大大降低了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陀螺浮子(包括电机)的二维结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陀螺浮子(包括电机)的二维结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92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装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芯片转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