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渣残余毒素发酵降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9146.5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2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许常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昊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徐赣林 |
地址: | 23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渣 残余 毒素 发酵 降解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渣残余毒素发酵降解装置,涉及中药渣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压榨部、粉碎部、发酵部和收集部;压榨部包括箱体、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一挤压块、第二挤压块和复位弹簧;粉碎腔、第一粉碎轴和第三电机;发酵部包括发酵罐、搅拌轴和第四电机。本发明通过设置压榨部、粉碎部、发酵部和收集部,解决了现有的中药渣未进行粉碎处理,中药渣内残留的药液没有利用造成浪费,无法将中药渣充分进行降解利用的问题,先将中药渣进行压榨,挤出残留的药液,再对中药渣进行粉碎,最后投入发酵罐内进行发酵降解,提高了对中药渣中残留药液的充分处理,并对中药渣进行充分降解利用,更加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渣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药渣残余毒素发酵降解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废渣是指在药材生产、饮片加工、中药提取物制备等过程中未被开发利用的生物组织器官,通常是植物的根茎叶、动物残体、矿物药等经过提取后的混合物。目前我国中药废渣产生量巨大,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仅植物类药渣年排放量就多达3000万吨。中药废渣通常为极易腐烂的湿材料,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堆放,很容易发酵腐烂,并散发出极其刺鼻的异味,一旦遇到下雨天气,产生的污水将直接深入到地下,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用水和空气质量,同时也制约着药品的加工生产,因此药渣要随时进行合理处理。
目前中药废渣的处理主要以填埋、焚烧等方式为主,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些药渣被一些不法分子收集后,经过简单处理又廉价卖给药企进行药品生产,这将会给生产商和消费者带来严重的伤害。中药废渣虽然经过提取,但仍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木质素、糖类、皂苷类、黄酮类等成分及多种微量元素,极具开发利用价值,如果直接丢掉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采用科学有效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深加工,使未被利用的成分得到有效开发、转化和利用,将其变废为宝,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是药渣处理的最佳选择。传统的中药渣处理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对中药渣处理时,没有进行彻底的粉碎和烘干处理,导致中药渣容易堆积在内部,同时也不利于中药渣的进一步利用;
2、对中药渣处理时,残留的药液没有回收利用,造成了浪费,对于装置内部残留的药物无法彻底清除,导致再次处理不同的中药渣的时候,可能会对再次提取的药液产生污染,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因为药理作用产生毒素,影响使用者的安全;
3、由于中药渣本身的成分与一般的发酵物料不同,为了充分对药渣进行处理,在中药渣发酵过程中往往需要补充菌类和调节发酵罐内的温度和湿度来促进药渣降解,然而传统的处理装置大多较为简单,因此无法将中药渣充分进行降解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渣残余毒素发酵降解装置,通过设置压榨部、粉碎部、发酵部和收集部,解决了现有的中药渣未进行粉碎处理使得不利于中药渣的进一步使用,中药渣内残留的药液没有利用造成浪费,现有的处理装置过于简单,无法将中药渣充分进行降解利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昊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昊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91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