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接触通用型绿植盆栽肥料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28614.7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1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黄锐懿;甘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睿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5/12;C05G5/30;C05G5/35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夏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通用型 盆栽 肥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接触通用型绿植盆栽肥料,包括水剂肥料和水溶性高分子包膜层,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包膜层形成球形腔体或者类球形腔体,所述水剂肥料包裹在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包膜层的球形腔体或者类球形腔体中;所述水剂肥料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尿素3g/L~7g/L、磷酸二氢钾2g/L~5g/L、碳酸钾2g/L~4g/L、螯合亚铁0.1g/L~0.5g/L、螯合锰0.1g/L~0.5g/L、肥料添加剂1g/L~3g/L和水余量。本发明的无接触通用型绿植盆栽肥料,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减少人体接触,避免肥料用量不当导致的植物养分不足或肥料过剩引起肥料浪费和对植物产生负面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接触通用型绿植盆栽肥料。
背景技术
植物营养液能为植物提供全面的营养,能满足多种观赏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植物营养液为无土栽培的植物提供所需的全面的矿质营养等元素,是一种新型肥料。营养液中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可科学合理化的组合配比,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但施肥前营养液量取过程较繁琐,而且肥料用量控制不当可能会对土壤和植物造成损害。
在自然条件下,农作物往往因土壤养分下降或分布不均匀,不能满足其养分要求,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农作物充足的养分。消费者常用的化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数为水剂浓缩液或水溶性药剂,使用时常需要按合适的倍数稀释,再对作物进行灌根或喷洒,但普遍会出现使用量控制不佳的情况,用量过多可能会造成肥料利用率低,铺张浪费、对土壤造成损害、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而且人体直接接触浓缩肥料、农药等可能会引起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无接触通用型绿植盆栽肥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接触通用型绿植盆栽肥料,所述无接触通用型绿植盆栽肥料包括水剂肥料和水溶性高分子包膜层,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包膜层形成球形腔体或者类球形腔体,所述水剂肥料包裹在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包膜层的球形腔体或者类球形腔体中;
所述水剂肥料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尿素3g/L~7g/L、磷酸二氢钾2g/L~5g/L、碳酸钾2g/L~4g/L、螯合亚铁0.1g/L~0.5g/L、螯合锰0.1g/L~0.5g/L、肥料添加剂1g/L~3g/L和水余量。
上述的无接触通用型绿植盆栽肥料,由水剂肥料和水溶性高分子包膜层组成,能够解决现有通用型营养液使用前稀释过程繁琐,肥料与人体接触产生不良影响,肥料使用量控制不佳,对绿植的促进效果有限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使用便捷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家庭园艺绿植盆栽。上述的无接触通用型绿植盆栽肥料,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减少人体接触,避免肥料用量不当导致的植物养分不足或肥料过剩引起肥料浪费和对植物产生负面影响。
优选地,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包膜层包括第一膜和第二膜,所述第一膜和第二膜之间热封形成球形腔体或者类球形腔体。
上述的无接触通用型绿植盆栽肥料通过第一膜、第二膜、球形腔体可以更方便地使用无接触通用型绿植盆栽肥料,而且有利于控制肥料的用量,促进植物更好生长。
优选地,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包膜层为PVA薄膜。
优选地,所述水溶性高分子包膜层的容积为10~100mL。
上述的无接触通用型绿植盆栽肥料的水溶性高分子包膜层的容积限定,既可以提供充足的肥料养分,而且使用也方便。
优选地,所述螯合亚铁为EDTA-亚铁、DTPA-亚铁、枸橼酸亚铁、乳酸亚铁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螯合锰为EDTA锰、DTPA-锰、枸橼酸锰、L-天冬氨酸锰、葡萄糖酸锰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睿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睿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86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