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木耳原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8466.9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4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薛长湖;孟祥红;鞠磊;姜晓明;冯婷玉;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2/52;A23L2/70;A23L2/84;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木耳 原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木耳原汁及其制备方法。将木耳煮熟、软化后再经烘干、粉碎、酶解、均质、灭菌后得到黑木耳原汁。本发明得到了具有天然风味的木耳原汁,该原汁可直接饮用也可以作为原料调配开发多种复混产品,长期饮用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抗肿瘤、防癌等多种功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木耳原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黑木耳作为一种味道鲜美的可食用胶质真菌,含有人体必需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以及钙、铁、磷等矿物质,此外还含有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润肺、止血、降血糖、抗癌、抗氧化等功效,是世界公认的保健品,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黑木耳营养价值高,但传统的食用方式人体难以消化吸收其营养成分,而且市场上的黑木耳加工产品多为袋装干黑木耳、盒装干黑木耳、压缩块状干黑木耳以及较少的保鲜黑木耳,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目前在黑木耳的深加工研究方面,缺乏将黑木耳完全液化制备原汁技术的技术。“一种酶解黑木耳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710990289.X)、“富硒黑木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611077058.1)、“一种黑木耳饮品加工方法”(201511011175.3)、“黑木耳浓缩汁”(专利申请号201510748558.2)、“黑木耳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510748561.4)、“一种功能性黑木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110207999.3)、“一种用木耳制取的保健茶饮品”(专利申请号201010106118.4)、“一种黑木耳原浆饮料保健营养食品及其制作方法”(专利申请号200810142969.7)等专利公开了利用木耳粉碎匀浆或酶解技术并他原料搭配后制备木耳饮料的方法,但未涉及具有天然风味特征的黑木耳原汁的制备技术,而该技术是木耳深加工及产品开发的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仍没有涉及具有天然风味特征的黑木耳原汁的制备技术,而该技术是木耳深加工及产品开发的基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木耳原汁的制备技术,将木耳煮熟、软化后再进行加工,得到了具有天然风味的木耳原汁,该原汁可直接饮用也可以作为原料调配开发多种复混产品,长期饮用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抗肿瘤、防癌等多种功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黑木耳原汁的制备方法,将木耳煮熟、软化后再经烘干、粉碎、酶解、均质、灭菌后得到黑木耳原汁。
进一步的,所述煮熟、软化的具体步骤为将干的黑木耳在水中浸泡4-6小时,剪去黑木耳的梗部、根部,清洗3次,去除菌体表面的木屑、粉尘等杂质;将清洗干净的黑木耳切碎;将切碎后的黑木耳倒入沸水中煮沸5~10分钟。该过程中,干木耳通过吸水溶胀,木耳多糖浸润,蒸煮的过程使木耳多糖吸水能力提高,相对于直接粉碎的复水木耳更容易破碎,提高破碎的效率。蒸煮后溶胀率提高了20%,木耳反复吸水失水,蒸煮,真菌壁破坏,内胶质更容易流出,多糖得率提高13%。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的具体步骤为将软化后的黑木耳在60~80℃下烘干6~10小时,至水分含量在5%以内。该步骤的作用是将木耳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60℃-80摄氏度以防止过高温度导致多糖成分被氧化,水分含量5%为了使木耳保持较低水分含量利于加工过程中的转移和存放。
进一步的,所述粉碎的具体步骤为将烘干的黑木耳在气流式超微粉碎机中粉碎5~10分钟。气流式粉碎的优越性在于粉碎更加均匀,而且还可以通过气流控制粉碎颗粒的粒度,更加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8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