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液化天然气储存的双金属低温薄膜储存舱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8431.5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2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魏颖;陈世福;何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太海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3/04 | 分类号: | F17C3/04;F17C13/00;B63B2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液化 天然气 储存 双金属 低温 薄膜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液化天然气储存的双金属低温薄膜储存舱,以金属薄膜板代替现有薄膜,减少对于专有设备薄膜的依赖,实现全球供应,以金属薄膜板代替现有薄膜,减少现场施工对耐低温胶水的应用,大量使用车间预先绝缘板的应用,减少了现场的工作量和施工进度。此外,金属薄膜板采用较为普遍成熟的自动焊接和手工焊接工作,从而减轻工作量,不仅提高低温薄膜存储舱的安全性、减少货舱对液体货物自由液面装载的限制、减少对施工过程耐低温胶水的应用和耗时,采用较为成熟且安全的双金属薄膜板焊接设计方式和事先预制发泡绝缘面板的环保方式,从而减轻建造工作量、缩短建造周期、提高设备安全性,又可实现绿色环保的理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于液化天然气(LNG)低温储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液化天然气储存的双金属低温薄膜储存舱。
背景技术
液化天然气(LNG)以其绿色、环保、高效的优势一直作为石油替代的首选能源,成为全球发展最迅猛的能源行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环境治理要求的不断提高,LNG的应用与开发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特别是在雾霾天气频发的情况下,LNG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从而引发了社会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自1959年甲烷先锋号METHANEPIONEEER开始试验运行以来,世界范围内的LNG运输业整整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LNG运输船技术也经历了从小型、简单、单一到目前的大型、复杂、专用的不断提升的过程。LNG船货物围护系统是LNG船舶的核心技术之一,主要功能为贮藏液态温度为-163℃的LNG货物。围护系统就是液货舱的隔离屏障和热绝缘,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完全致密的金属薄膜确保LNG无泄漏;通过良好的绝热、绝缘能力,避免船体因冷却低温而失去强度和韧性。
目前市场应用的LNG船舶货物围护系统设计主要分为中小型LNG船适用的C型压力罐、大型LNG船的MOSS球罐型、GTT MARK Ⅲ和NO 96薄膜型以及IHI SPB型,其中薄膜型围护系统以舱容利用率高、船舶主尺寸小、燃料消耗低、船体可见度大,受风阻力面积小等优点备受船东青睐。
然而,现有的用于对液化天然气进行储存的储存舱存在以下的问题:(1)现有技术对于原有的储存舱薄膜形式的依赖比较高,薄膜的生产制造成本比较高且供应极为有限,现有技术现场的工作量较大,对于胶水使用量比较大,次层绝缘层全部依靠胶水粘接,安全性能较差,主屏蔽薄膜的对接,以及主屏蔽层的焊接都耗费工时巨大;(2)现有技术施工周期较长,由于对施工环境(湿度和温度)以及工序要求比较严格,拖延了整船的交期。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用于液化天然气储存的双金属低温薄膜储存舱,解决了现有技术对于原有的储存舱薄膜形式的依赖比较高,薄膜的生产制造成本比较高且供应极为有限,现有技术现场的工作量较大,对于胶水使用量比较大,次层绝缘层全部依靠胶水粘接,安全性能较差,主屏蔽薄膜的对接,以及主屏蔽层的焊接都耗费工时巨大这一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太海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太海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84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