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桥面连续构造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8105.4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9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泉;陈何峰;苏庆田;邓青儿;曹沛;赵炜;吕沛文;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D21/00;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性能 纤维 增强 水泥 混凝土 桥面 连续 构造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桥面连续构造及施工方法,该构造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盖梁(5)、简支梁、桥面和桥面铺装(20),所述的桥面包括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砼(14)和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砼(14)两侧的预制砼桥面板(6),所述的简支梁跟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砼(14)之间设有薄膜层(16),所述的简支梁连接有位于预制砼桥面板(6)下方的第一钢模板(18)以及位于薄膜层(16)下方的第二钢模板(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施工方便快速、耐久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合结构桥梁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桥面连续构造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简支梁受力明确且施工速度快,是城市桥梁建设推荐桥型,但是目前的简支梁伸缩缝多,伸缩缝处的差异沉降或伸缩缝破坏而使路面纵坡出现台阶,使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和冲击,使司机和乘客感到颠簸不适,影响了行车舒适性,同时对桥涵和路面造成附加的冲击荷载,甚至造成车辆大幅度减速,导致交通事故。
现有技术也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中国专利CN201911383159.5提出一种桥面连续方法,根据无粘结层长度,将桥面连续结构分为A型构造和B型构造。A型构造适用于无粘结层长度较短的桥梁,B型构造适用于无粘结层长度较长的桥梁。主梁桥面板内部设有第一纵向钢筋,第一纵向钢筋部分伸出于主梁桥面板并伸入现浇的桥面连续段,即第二段内的中央桥面板处;第二段内部设置有第二纵向钢筋,第一纵向钢筋与第二纵向钢筋固定连接;中央桥面板和/或主梁桥面板通过剪力钉和主梁固定连接。该桥面板连续方法制造工艺成熟,构造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该专利存在以下问题:
当桥面连续结构采用普通混凝土时,需要较长的无粘结长度,桥面连续结构为中凹状,需采用与该形状匹配的主梁,结构较为复杂,对于无需下凹钢主梁的桥面连续结构浇筑混凝土需要临时搭建模板,影响施工速度;对于桥面连续采用普通混凝土材料时,在限定桥面连续无粘结段长度的情况下,为控制桥面连续表面裂缝,需在桥面连续顶部配置双层钢筋,且钢筋直径达到28mm及以上,钢筋现场连接方式限制于机械连接,量大且繁琐,影响施工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桥面连续构造及施工方法,施工方便快速,耐久性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混凝土桥面连续构造,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盖梁、简支梁、桥面和桥面铺装,所述的桥面包括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砼和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砼两侧的预制砼桥面板,所述的简支梁跟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砼之间设有薄膜层,所述的简支梁连接有位于预制砼桥面板下方的第一钢模板以及位于薄膜层下方的第二钢模板,所述的第一钢模板用于增大预制砼桥面板的刚度,所述的第二钢模板用于支撑薄膜层;
所述的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内的纤维是钢纤维,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砼的轴心抗拉强度大于6MPa,弯拉强度大于12MPa,所需的浇筑量少,所需的配筋率低,桥面连续构造的抗裂性强。
进一步地,所述的预制砼桥面板内设有第一剪力钉,所述的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砼与预制砼桥面板连接的端部内设有第二剪力钉,所述的第二剪力钉(13)的长度大于第一剪力钉的长度,保证预制砼桥面板和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砼之间受力匀顺过渡,提高桥面的承载力及抗裂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桥面和桥面铺装之间设有桥面防水层,防止桥面铺装上的水渗漏至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砼,耐用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钢模板和第二钢模板的厚度为6mm或8mm,所述的钢模板上设有沿顺桥方向的顺桥向加劲肋以及沿横桥方向的横桥向加劲肋,以满足浇筑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的湿重产生的挠曲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8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