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消防水带收卷时效率较低且容易松散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7514.2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5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宗元 |
主分类号: | A62C33/04 | 分类号: | A62C3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尉敏 |
地址: | 317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消防水带 时效 率较低 容易 松散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解决消防水带收卷时效率较低且容易松散的装置,通过限位板、第二连接杆、转盘和第三连接杆的配合使用,使得在进行水带绕卷之后可以对水带进行限制,从而避免水带绕卷完成之后容易发生脱落,对水带进行稳定,通过转辊、定位筋条、移动块和第一连接杆的配合使用,使得在进行水带绕卷时只能单向进行旋转,避免水带进行旋转时由于水带自身的弹性导致反向发生旋转,使得在进行水带缠绕时更加的紧实,通过挡板的使用,使得在进行收卷时对水带进行限位,且挡板的表面设置有限位块,将水带主体由圆形转变为扁平状,避免进行收卷时皮带产生皱褶,同时便于将水带内残留的水进行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解决消防水带收卷时效率较低且容易松散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防事务也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消防水带作为一种常见的消防设备,用来运送高压水或泡沫等阻燃液体的软管,一方面,虽然水带铺设比较简单,但收回很麻烦,特别是灭完火后收回时,长长的水带拖在地上不利于收卷起来,同时现有的收卷方式都是人工自行卷取,导致在收卷的过程中非常不便且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在进行水带收卷时,由于火场中水带使用后,内部会残留有余水,且水管浸后重量较大,导致消防队员的劳动强度较大,较为费时费力。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消防水带收卷时效率较低且容易松散的装置,具备自动收卷且收卷时排出余水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水带收卷较为费时费力的问题,保证了使用该装置进行操作时更加的省时省力,并且在进行绕卷时水带缠绕紧实,避免收卷完成之后水带容易发生松动,同时,缠绕的同时将水带内残余的水分挤出,保证水带绕卷时更加的智能,提高水带绕卷时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收卷且收卷时排出余水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解决消防水带收卷时效率较低且容易松散的装置,包括外壳,利用外壳对整个装置进行限位,所述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辊,利用转辊的旋转进行水带的缠绕,转辊的外端活动连接有定位筋条,利用定位筋条对转辊进行限位,定位筋条远离转辊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块,利用移动块的移动带动定位筋条同步进行运动,移动块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利用第一连接杆的移动带动移动块同步进行运动,第一连接杆远离移动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按钮,当按动按钮时,推动第一连接杆的张开角度发生变化,转辊的上下两端均活动连接有限位板,利用限位板对绕好的水带进行限位,避免缠绕好之后容易发生松动散开,更加稳定,限位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远离限位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盘,转盘远离第三连接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齿条,按钮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齿条,齿条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小齿轮,外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表面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块的规格一致,且以外壳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且在限位块与挡板之间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转辊的外侧设置有棘齿,且该棘齿的尺寸与定位筋条的尺寸相互适配。
优选的,所述定位筋条背面设置有固定支点,定位筋条设置有三个,三个定位筋条的规格一致,且均匀分布在转辊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软垫,限位板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板的规格一致,且以外壳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外侧开设有滑槽,该滑槽的尺寸与移动块的尺寸相互适配,移动块设置有三个,三个移动块的规格一致,且以外壳的中心点为参照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有三个,三个第一连接杆的规格一致,且以外壳的中心点为参照均匀分布。
(二)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消防水带收卷时效率较低且容易松散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宗元,未经管宗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75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