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CC无线充电三次谐波抑制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7276.5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2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巩兆伟;王鹏;张宁超;解孟其;孙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M1/12;H02M7/5387;B60L53/1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cc 无线 充电 三次 谐波 抑制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LCC无线充电三次谐波抑制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系统轻载谐波畸变严重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电路、逆变电路、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由电感L1、电容C1、电容CS和发射线圈LS构成,其中电感L1、电容C1构成一个谐振网络,电容C1、电容CS和发射线圈LS构成一个谐振网络;接收端由电感L2,电容C2,电容CP和接收线圈LP构成,包括两个谐振网络。本发明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系统建立基波等效模型,分析系统输出的电流、功率和效率;(2)对系统建立高次谐波模型,分析系统输出的电流、功率和效率;(3)采用移相60度的控制方法有效抑制系统主要的三次谐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LCC无线充电三次谐波抑制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充电设备也在不断扩充。然而传统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是需要人工插拔,降低了电动汽车充电的灵活性,暴露的充电线缆和插头也构成了漏电及电击击穿的潜在危险,安全性不高。相对于传统的电动汽车有线充电方式,无线充电具有节省空间、充电设施不易被破坏,以及不受雨雪等不良天气影响等优点。
无线充电将是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新的技术挑战。实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基本上都包括:整流电路、逆变电路、发射端和接收端。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主要集中在系统效率优化、变换器设计、补偿网络设计、恒流恒压输出设计和抗偏移等目标。其中补偿网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降低无功传输,提高整体效率。特别是高阶补偿网络提高系统控制自由度,方便优化设计。因此LCC型高阶补偿网络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成为最近的研究热点,其具有很好的高频滤波特性,同时在发射线圈电流恒定不受外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该LCC型高阶补偿网络非常适合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使用。然而该补偿网络在轻载情况下,发射侧逆变器输出电流畸变非常严重影响整机效率。然而针对LCC型高阶补偿网络逆变器谐波电流的分析研究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CC无线充电三次谐波抑制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系统轻载谐波畸变严重的问题,可以降低谐波对系统的影响,提高整体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LCC无线充电三次谐波抑制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电路、逆变电路、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发射端由电感L1、电容C1、电容CS和发射线圈LS构成,其中电感L1、电容C1构成一个谐振网络,电容C1、电容CS和发射线圈LS构成一个谐振网络;所述接收端由电感L2,电容C2,电容CP和接收线圈LP构成,其中电感L2、电容C2构成一个谐振网络,电容C2、电容CP和接收线圈LP构成一个谐振网络。
一种LCC无线充电三次谐波抑制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系统建立基波等效模型,分析系统输出的电流、功率和效率;
(2)对系统建立高次谐波模型,分析系统输出的电流、功率和效率;
(3)采用移相60度的控制方法有效抑制系统主要的三次谐波,降低开关管和无源元件的过流过压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72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