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任务预测的多无人机辅助边缘计算资源分配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227194.0 申请日: 2020-11-05
公开(公告)号: CN112351503B 公开(公告)日: 2022-09-06
发明(设计)人: 覃振权;程赞萍;卢炳先;王雷;朱明;王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H04W72/04 分类号: H04W72/04;H04W72/08
代理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代理人: 温福雪;侯明远
地址: 116024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任务 预测 无人机 辅助 边缘 计算 资源 分配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任务预测的多无人机辅助边缘计算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建立多无人机辅助边缘计算卸载模型

(1.1)建立场景模型:建立一个边长为d的正方形目标区域,该目标区域中有M个终端用户和N个无人机基站,这些无人机基站为终端用户提供通信与计算服务;时间被划分为T个相同的时隙,从上一时隙到当前时隙,终端用户可能静止也可能发生移动并且产生的任务量不一定相同;因此需要根据每个时隙终端用户的位置以及产生的任务流量动态部署无人机基站最优的悬停位置以及确定最优的任务调度方案,从而提高计算资源利用率,降低网络能耗;

(1.2)建立通信模型:无人机基站由于高飞行高度,相比于地面基站更容易与地面用户建立视距链路LoS,使用视距通信信道模型对无人机基站和终端用户之间的信道进行建模;在LoS情况下,第j个无人机基站和第i个终端用户之间的欧式距离为Li,j

在三维笛卡尔坐标中,H表示无人机基站固定飞行高度,(Xj,Yj,H)表示第j个无人机基站的位置,(xi,yi,0)表示第i个终端用户的位置;根据路径损失,无人机基站j和终端用户i之间的信道增益表示为hi,j

其中,h0表示可参考范围内的信道增益;根据信道增益,无人机基站j和终端用户i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为Ri,j

其中,B表示信道带宽,σ表示加性高斯白噪声,Pi,j表示第i个终端用户的发射功率;终端用户i产生的任务选择卸载到无人机基站j所需要的传输时间为

其中,Di表示终端用户i任务的数据量大小;终端用户i任务卸载到无人机基站j所需要的传输能耗为

(1.3)建立任务计算模型:定义时隙T终端用户i产生一个要执行的任务Ui,在本地处理或者卸载到一个无人机基站处理;每个任务具有N+1种模式,表示为K={0,1,…N};k=0表示任务本地处理,k>0表示终端用户产生的任务卸载到无人机基站上处理;任务卸载采用二进制模式,定义矩阵a表示终端用户i的卸载决策,ai,k=1表示终端用户i产生的任务本地处理或者卸载到无人机基站上处理,ai,k=0表示待筛选集;

当ai,k=1k=0时,终端用户i任务选择本地执行时,完成任务所需要时间为

其中,Fi表示终端用户i任务的所需总计算强度,fi,0表示终端用户i分配的计算强度;终端用户i任务本地处理能耗为

其中,k1是有效开关电容,v表示正向约束;当ai,k=1k=j时,终端用户i任务选择卸载到无人机基站j处理时,j将会分配相应的计算强度fi,j,即CPU周期;在处理数据之前,需要在无人机基站j中加载虚拟机并加载来自终端用户i任务的服务资源,假设针对不同已知任务,服务加载时间已经确定,表示为Tiload;无人机基站j处理终端用户i任务所需要的计算时间表示为:

无人机基站j处理终端用户i任务所需要的计算能耗表示为:

其中,k2是有效开关电容,v表示正向约束,P0表示服务加载时无人机具有的固定消耗功率;

(1.4)建立能量损耗模型:在整个任务卸载过程中,除了通信能耗和卸载到无人机上的处理能耗外能耗还包括无人机自身悬停能耗,悬停能耗EH表示为:

EH=P1T

其中,P1表示悬停时所需要的功率;T时隙完成所有任务需要的系统总能耗为:

(2)将问题建模为终端用户任务可预测过程

第i个终端用户产生的任务Ui是一个四元组{xi,yi,Fi,Di},其中xi,yi分别表示终端用户在水平面x轴和y轴位置坐标,Fi,Di分别表示所需总计算强度和数据量的大小;每个终端用户相当于一个智能体;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方法进行任务预测;LSTM任务预测过程中,在每个神经单元内引入“输入门,遗忘门”以及控制参数CT;遗忘门表示如下:

fT=σ(Wf[hT-1,xT]+bf)

其中,σ为Sigmoid函数:

在(-∞,+∞)的定义域内,取值为[0,1],Wf为权值向量,hT-1为迭代计算过程的前一次输出,xT为当前输入序列矩阵,bf为偏置向量;fT用于后续与控制参数CT-1进行计算,得出哪类信息应该被丢弃;

输入门表示如下:

IT=σ(WI[hT-1,xT]+bI)

C'T=tanh(WC[hT-1,xT]+bC)

其中,IT表示要保留下来的新信息,WI为输入门的权值向量,bI为输入门的偏置向量,C'T为输入门的输出状态,WC为输入门输出状态的权值向量,bC为输入门输出状态的偏置向量;

此时,记忆单元的模型函数表示为CT

CT=fT*CT-1+IT*C'T

输出门的模型表示为:

oT=σ(Wo[hT-1,xT]+bo)

hT=oT*tanh(CT)

其中,oT为输出门,即所需要的结果Wo为输出门的权值向量,bo为输出门的偏置向量,hT为输出门的输出,用于计算下一个神经元;将系统分为不同的时隙,在当前T时隙,把当前接入设备的数量,时间信息输入到已经训练好的模型中,得到下一个时隙预测的终端用户任务,并根据历史信息分析,计算在该时隙下的时间特征,每个设备i产生任务Ui(T),其中包括任务所需计算总强度和数据量大小分别为Fi(T),Di(T),以及水平面二维坐标位置xi(T),yi(T),之后将T时隙的不同设备预测的任务信息{xi,yi,Fi,Di}汇总,得到T+1时隙的预测任务集;

(3)基于预测结果进行联合无人机基站部署和任务调度优化

根据得到的T+1时隙的预测任务集,将进化算法引入到联合无人机基站部署和任务调度优化过程中,采用集中训练和分布式执行的架构,目标函数值为计算T+1时隙下{N,S,a,f}的系统总能耗;

(3.1)初始化无人机的数量且,其中nmax是每架无人机可同时执行任务数的最大值;

(3.2)将每个无人机基站的水平面位置编码成个体,整个种群表示无人机基站的部署;通过初始化部署算法生成具有N个个体的初始种群S,即无人机的初始位置S={(X1,Y1),(X2,Y2)…(XN,YN)},其中X,Y表示无人机基站在二维平面上的坐标;约束条件为任意两架无人机基站j1,j2之间距离必须大于等于安全距离

表示无人机j1,j2之间必须保持最小距离,防止无人机基站发生碰撞;

(3.3)根据给定S,通过任务调度算法步骤(3.8)得到此刻近似最优的卸载决策a和资源分配f;根据预测结果{M,Ui}和联合优化方案{N,S,a,f},计算T+1时隙所需要的系统总能耗,适应度评估次数Fs=Fs+1,其中初始化适应度评估次数Fs=1;当Fs<10000时,若预测任务集中任务可全部完成,到达步骤(3.4),否则,到达步骤(3.5);

(3.4)当预测任务集中任务可全部完成时,利用消除算法减少无人机的数量N=N-1,每次迭代减少一个无人机,利用无人机之间的欧式距离删除其中一个无人机位置,得到更新后的无人机基站部署方案S,再次执行步骤(3.3);

(3.5)当预测的T+1时隙任务集无法全部完成时,执行差分进化算法的变异和交叉算子来产生后代种群R,其中R是对种群S进化所得到的新的无人机布局;

(3.6)利用R中第j个个体替换S中随机选择的个体,从而得到一个新的种群S';

(3.7)若S'中任意两个无人机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安全距离则S=S',跳转至步骤(3.3),否则跳转至步骤(3.6);

(3.8)利用无人机部署算法得到的{N,S},基于任务调度算法得到卸载决策方案a和最优的计算资源分配方案f;

(4)基于任务预测结果,对第(3)步骤中无人机部署子问题和任务调度子问题进行联合迭代优化,当步骤(3.3)中适应度计算次数达到Fs=10000时,停止迭代优化,得到下一时隙最优的无人机部署方案和任务调度方案,可提前在任务到来前将无人机基站部署到最优的悬停位置并且提前在无人机基站上加载服务,从而减少服务加载时间Tiload,极大减少任务的响应时间和完成能耗,提高了计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网络能耗;

(5)真实任务抵达,若预测任务无误,按照原优化方案执行;若预测错误,基于已知无人机部署方案,终端用户产生的任务通过任务调度算法重新选择合适的卸载决策a'和计算资源分配方案f',不过此时卸载到无人机处理的任务计算时间需要加入服务加载时间Tiload,利用真实任务集{M,Ui}和优化后的{N,S,a',f'}计算T+1时隙的系统总能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71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