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均匀布水的升流式水解酸化反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7114.1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4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胡耀笛;蔡斌;朱子根;周秀秀;魏亮;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辰(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王云峰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匀 升流式 水解 酸化 反应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匀布水的升流式水解酸化反应系统,包括池体、池顶的进水混合区、布水软管、排泥管、回流管、出水堰、进水泵、回流泵以及排泥泵;本发明所述的均匀布水的升流式水解酸化反应系统,通过均匀布置的布水软管实现空间上的均匀布水;而回流泵的引入有效增强了布水压力,得益于进水混合区的密封设计,可使进水达到适宜的上升流速,省去了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投资较大的脉冲布水器,同时解决了其他技术中布水软管重力布水导致软管容易堵塞且达不到适宜上升流速的问题;通过调节回流泵的流量可调整反应系统的上升流速;该系统回流泵的外置设计以及传统技术中中央进水竖井的取消有效提升了池内反应空间,同时减小了投资与施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解酸化反应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均匀布水的升流式水解酸化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通过对水解酸化反应系统的实际研究,发现现有系统存在诸多技术瓶颈,其中大多数技术还是难以攻克均匀布水的问题,鲜有可实现均匀布水的设计思路,但在实际运行时还是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主要是以下两点:
1、使用脉冲布水器将回流水以较大压力通入水解酸化池的中央竖井,与进水在中央竖井内混合,并在池底由中央竖井通入均匀布置的布水管,该技术力求均匀布水,但无法避免池底布水管中间区域比四周边缘区域布水压力大的问题,空间上无法实现较好的均匀布水,同时采用脉冲布水器投资较大。
2、通过布水软管将污水均匀通入池底,但该类型设计方案倡导零运行成本,所以进水不带压力,重力进入使得布水软管容易堵塞,且池内上升流速过低;无回流设置,污泥较分散、反应区过大,几乎无澄清区,使得出水浑浊。有在液面以下增设斜板填料的方案,但实际运行中发现填料极易堵塞,甚至有填料垮塌的工程案例。
综上,均匀布水、出水澄清以及在保证上升流速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成为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均匀布水的升流式水解酸化反应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空间上补水均匀、有效提升池内反应空间、节省设备类型和数量的水解酸化系统,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瓶颈,对传统水解酸化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空间上的布水均匀,有效提升了池内的反应空间,为实际工程提供了节约占地的参考价值,同时在无需填料的条件下实现出水澄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均匀布水的升流式水解酸化反应系统,包括池体、池顶的进水混合区、布水软管、排泥管、回流管、出水堰、进水泵、回流泵以及排泥泵;所述进水混合区为圆柱形,位于池内顶中心,所述进水混合区分为同心圆布置的外围隔室和内部隔室,两个隔室通过圆形隔墙分开,仅通过一根连通管连通,所述进水泵的出水管一和回流泵的出水管二在进入所述进水混合区之前共用一根进水合管,通过所述进水合管保证两股水快速混合,所述进水合管通入所述进水混合区的外围隔室底部。
所述进水混合区底部中心设置有呈圆面布置的与所述布水软管数量相同且型号匹配的钢管,所述布水软管与所述钢管通过卡箍固定,所述布水软管一端在池底平面形成方格式的均匀布点形式,可做到池底均匀布水,所述排泥管位于所述布水软管底端与池底之间,该设计在实际运行中得益于所述布水软管的出水压力,可冲刷下方所述排泥管以及池底富集的污泥,避免污泥沉积、结块的同时由于出水压力带来的搅动,可使污水与污泥快速混合,增强反应效能,而所述布水软管的均匀布置以及每根所述布水软管出水压力的统一在保证均匀布水的同时也可带来池底各处污泥均被搅动混合的效果,不会存在布水以及污泥冲刷死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辰(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辰(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71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罐装机用罐装容器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罐装机用罐装容器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