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摇枕浇冒口生产线的DNC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26836.5 | 申请日: | 2020-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5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峰;林智文;胡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4 | 分类号: | G05B19/4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摇枕浇 冒口 生产线 dnc 系统 | ||
1.一种面向摇枕浇冒口生产线的DNC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括专家库(1)、上位机(2)、主站PLC(3)、下位机(4)、从站PLC(5)、变频器A(6)、变频器B(7)、控制器(8)和面向摇枕浇冒口的加工生产线;
面向摇枕浇冒口的加工生产线包括机器人(9)、数控加工中心(11)、安全单元(12)、物流单元(13)、翻转工装单元(14)、打磨单元(15)和测量单元(16);
专家库(1)为面向摇枕浇冒口加工生产线的控制模块,预安装在上位机(2)中;上位机(2)通过以太网与主站PLC(3)连接,从站PLC(5)、变频器A(6)、变频器B(7)、控制器(8)、机器人(9)均通过Profibus-DP现场总线与主站PLC(3)连接;从站PLC(5)、变频器A(6)、变频器B(7)、控制器(8)、机器人(9)并联连接;安全单元(12)通过SafetyBUS p总线与从站PLC(5)连接,物流单元(13)通过硬接线的方式与变频器A(6)连接,翻转工装单元(14)通过硬接线的方式与变频器B(7)连接,打磨单元(15)通过硬接线的方式与控制器(8)连接;上位机(2)通过以太网与下位机(4)连接,PC端(10)、数控加工中心(11)通过以太网与下位机(4)连接;PC端(10)、数控加工中心(11)并联连接;测量单元(16)通过以太网与PC端(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摇枕浇冒口生产线的DNC系统,其特征在于:主站PLC(3)顶部设有下级单元包括:用于与主站PLC(3)通讯和控制现场设备的从站PLC(5);用于实现电机变频控制的变频器A(6)和变频器B(7);用于控制打磨装置气锁松紧的控制器(8);用于零件的上下料及携载打磨装置的机器人(9);下位机(4)下级单元包括:用于接收测量单元返回数据的PC端(10);用于加工浇冒口的数控加工中心(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摇枕浇冒口生产线的DNC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站PLC(3)和下位机(4)作为整个浇冒口加工生产线的主站,所述从站PLC(5)、变频器A(6)、变频器B(7)、控制器(8)、机器人(9)、PC端(10)、数控加工中心(11)均作为从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摇枕浇冒口生产线的DNC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单元(13)由电机和其他运输部件组成,所述翻转工装单元(14)由电机控制,物流单元(13)将零件运送至指定位置,机器人(9)开始工作进行上料,将物料放送至翻转工装单元(14),机器人(9)离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摇枕浇冒口生产线的DNC系统,其特征在于:测量单元(16)采集每个待加工位置的机械坐标、浇冒口高度信息反馈给专家库(1),专家库(1)通过反馈的数据选择相对应的加工工艺方案,智能加工单元(4)控制数控加工中心(11)执行专家库选择的加工工艺方案进行切割与铣削,摇枕A面切割、铣削完毕后;机器人(9)挟取打磨单元(15)中的打磨装置对零件A面进行打磨,摇枕的A面加工完毕后,翻转工装单元(14)将零件顺时针翻转90°开始加工B面,进行同A面加工流程相同的加工,B面加工完毕后,翻转工装单元(14)将零件逆时针翻转180°开始加工C面,C面加工完毕后,翻转工装单元(14)将零件顺时针翻转90°将摇枕回归原点,机器人(9)进入数控加工中心(11)将摇枕下料至物流单元(13),物流单元(13)将物料运离现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摇枕浇冒口生产线的DNC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2)配有以太网接口,通过TCP/IP协议与主站PLC(3)和下位机(4)连接;采用窗体应用程序对主站PLC(3)、机器人(9)、PC端(10)、数控加工中心(11)现场设备进行监控,通过访问数据库来实时显示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外部传感器信息,带有实时报警和提示功能,打印和查询历史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68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