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修复聚氨酯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26775.2 | 申请日: | 2020-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1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世窗光学薄膜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7/05 | 分类号: | C08J7/05;C08J7/046;C08L75/04;C08K9/10;C08K9/06;C08K3/22;C09D175/14;C09D175/06;C09D7/61;C09D5/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聚氨酯 隔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自修复聚氨酯隔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层、隔热层和自修复涂层依次排列构成;其中,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层的原料配方包括:TPU母粒10~20份和改性纳米氧化铟锑0.1~0.2份;所述的隔热层的原料配方包括:三氧化钨粉体、分散剂、光引发剂、聚氨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2-(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中空玻璃微珠、交联剂;所述的改性纳米氧化铟锑进行下述表面化处理:(1)纳米氧化铟锑与水混合,然后加入硅酸钠,搅拌均匀,然后滴入质量百分比0.2%的稀硫酸至pH为9,陈化,过滤得到硅酸钠包覆的纳米氧化铟锑;(2)加入硅烷偶联剂和乙醇水溶液,超声分散,过滤干燥即可;所述的自修复涂层的原料配方为:柔性聚酯多元醇7~10份、刚性聚酯多元醇2~7份、固化剂1~3份、催化剂0.1~0.2份、助剂0.2~1份和溶剂30~40份;所述的固化剂为二异氰酸酯单体的三聚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聚氨酯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KH57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聚氨酯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层通过下述步骤制得:将TPU母粒、改性纳米氧化铟锑置于高速混炼机中,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或单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流延成型,即得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聚氨酯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层通过下述方法制得:在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层上涂覆所述的隔热层的原料配方,光固化,即得隔热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聚氨酯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为4-苯基二苯甲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聚氨酯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聚酯多元醇是指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或等于0℃的聚酯多元醇,所述的刚性聚酯多元醇是指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0℃的聚酯多元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聚氨酯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有机锡催化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修复聚氨酯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辛酸亚锡、二丁基二醋酸锡以及二(十二烷基)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多种。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修复聚氨酯隔热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在热塑性聚氨酯薄膜层上涂覆隔热层的原料配方,光固化,形成隔热层;再采用辊涂工艺将自修复涂层的原料涂布于隔热层表面,烘烤即可。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修复聚氨酯隔热膜作为汽车安全保护膜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世窗光学薄膜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世窗光学薄膜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67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内科偏头痛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陶瓷气阀片加工的抛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