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关节软骨面为贴合面的手术导板之蒙板的设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26118.8 | 申请日: | 202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6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董谢平;王哲;牛高峰;艾子政;李京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谢平 |
| 主分类号: | A61B34/10 | 分类号: | A61B34/10;A61B17/1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关节 软骨 贴合 手术 导板 设计 方法 | ||
一种以关节软骨面为贴合面的手术导板之蒙板的设计方法,系将影像检查获取的数据导入计算机,建立3D数字模型,在所述3D数字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出手术导板;其特征是:所述手术导板的蒙板的贴合面与受检关节软骨面相吻合;设计时需根据所述关节的骨性关节间隙的距离除以2来计算出软骨厚度,再基于软骨下骨表面形态3D数字模型,通过偏移骨面使之增厚达所述软骨面厚度,形成软骨表面形态3D数字模型;又以此人造的虚拟软骨面3D数字模型为基础,通过加厚方式使所述骨的软骨面增厚至所述蒙板所需厚度,最后通过布尔减方式减去所述骨和所述虚拟软骨面,完成所述导板之蒙板的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关节软骨面为贴合面的手术导板之蒙板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手术导板现已较为广泛地应用于骨科临床手术中,用于引导定位、钻孔、截骨、复位等手术操作,通常由贴合骨面的蒙板和固定于蒙板之上的诸如导向管、导向槽之类的引导装置所构成;其引导的基础是在骨的表面建立与骨面具有唯一贴合面的蒙板,以此蒙板为作为定位或复位的基准,或在此蒙板上建立钻孔或截骨的引导装置;因此,蒙板的精准度是手术导板应用的基础。
以骨面为贴合面的蒙板通常可以做到贴合面与术中所见真实骨面的重叠吻合,获得精准的贴合;但对全部或部分以关节面为贴面的蒙板来说,情况就复杂了,完全平整的关节软骨面与软骨下骨面应呈克隆状态,但事实上所有关节面均有曲面,即均非平面状;呈曲面的关节软骨面的表面形态虽然与软骨下骨相似,但软骨表面积必然大于软骨下骨的表面积;因为目前关节软骨的影像很难获取,即软骨不显影,根据影像所采集到的软骨下骨的表面上浮偏移所克隆出的蒙板贴合面必然会小于相应部位的软骨面的面积,即所述蒙板将不能与软骨面相吻合,从而必然影响到手术导板的精准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关节软骨面为贴合面的手术导板之蒙板的设计方法,系将 CT等影像检查获取的数据以DICOM或JPG或BMP或Tiff等格式导入计算机,通过Mimics或E3d或3D Slicer或ORS visual等软件建立3D数字模型,在所述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出手术导板;其特征是:所述手术导板的蒙板的贴合面与受检关节软骨面相吻合。
设计方法包括所述软骨面厚度测量方法和基于软骨下骨表面形态模型加上软骨厚度后的软骨表面形态模型的建立方法。
对于关节面对称,即影像中关节间隙平行的关节,所述关节软骨面厚度根据所述关节的骨性关节间隙的距离除以2来计算得出。
所述关节的关节面为非对称性关节面时,如髌骨与股骨构成的髌股关节面的接触就是非对称性的,则以整个关节面中最小的骨性关节间隙即构成关节的两块骨骼相接触部分的关节间隙距离除以2为软骨面厚度。
所述基于软骨下骨表面形态加上软骨厚度后的软骨表面形态3D数字模型的建立方法为在所需贴合的关节软骨面下的骨的3D数字模型基础上,偏移骨面使之增厚达所述软骨面厚度,人为制造出所述骨表面的软骨面的3D数字模型;再以此人造的虚拟软骨面3D数字模型为基础,通过加厚方式使所述骨的软骨面增厚至所述蒙板所需厚度,最后通过布尔减方式减去所述骨和所述虚拟软骨,完成所述导板之蒙板的设计。
将所需贴合的关节软骨面下的骨模型以.stl或.IGES或.STEP或.obj或DAE等格式导入 geomagic studio或magics或3-matic或Rhino或E3D软件中,先选取所需建立蒙板部位的软骨下骨面,通过偏移骨面使之增厚,人为制造出所述骨面的软骨面;再以此人造的虚拟软骨面为基础,通过加厚方式使所述骨的软骨面增厚2-5mm,然后通过布尔减方式减去所述骨和所述虚拟软骨面,完成2-5mm厚的所述导板之蒙板的设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完全利用软骨面来设计蒙板,在减少术中对关节囊的切开和软组织的剥离,减少血运的破坏和粘连的发生,减少感染发生概率的前提下,发挥手术导板对手术的精准引导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谢平,未经董谢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61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汽车水温表变化而进行自动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穿刺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