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冠病毒检测设备及其检测光纤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4604.6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5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沈健;王潇;李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21 | 分类号: | G01N21/21;G01N21/25;G01N33/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娇 |
地址: | 570228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毒 检测 设备 及其 光纤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冠病毒检测设备,包括:光源、偏振控制装置、检测光纤以及光谱仪;光源的输出端和偏振控制装置相连接,偏振控制装置的输出端和检测光纤的输入端相连接;检测光纤的输出端和光谱仪的输入端相连接;其中,检测光纤的检测区段的表面设置有金属纳米膜层,金属纳米膜层表面设置有新冠病毒抗体。本申请中在检测光纤表面金属纳米膜层上设置有新冠病毒抗体,基于新冠病毒抗体和新冠病毒结合前后,金属纳米膜层表面发生等离子体共振的光波产生偏移这一原理,能够便捷快速的检测出新冠病毒,有利于新冠病毒携带者的快速排查。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新冠病毒的检测设备的检测光纤的制备方法,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冠病毒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冠病毒检测设备及其检测光纤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新冠病毒检测方法主要是采用咽拭子核酸检测,该方法需要采集疑似病患的咽拭子样本,随后对咽拭子样本进行核酸提取,通过荧光PCR技术,以荧光化学物质测定核酸每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循环后产物总量,然后根据PCR扩增后产物的量,判断核酸检测为阴性或者阳性,进而实现疑似病患的核酸检测,确定该疑似病患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因为核酸检测只有专业的核酸检测机构才能够进行,因此,在采集到咽拭子样本之后,还需要送到专业的核酸检测机构,一般需要等待的时间为2-3天。在等待检测结果的期间需要对疑似病患进行隔离,无法做到对疑似病患的快速、准确的筛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冠病毒检测设备及新冠病毒检测设备的检测光纤制备方法,有利于简单快速的检测出咽拭子中的新冠病毒,降低新冠病毒的检测难度和提高检测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冠病毒检测设备,包括:
光源、偏振控制装置、检测光纤以及光谱仪;所述光源的输出端和所述偏振控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偏振控制装置的输出端和所述检测光纤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检测光纤的输出端和所述光谱仪的输入端相连接;
其中,所述偏振控制装置用于将所述光源输出的光线转换为P偏振光,并输入至所述检测光纤;
所述检测光纤的检测区段的表面设置有对入射的光线发生等离子体共振的金属纳米膜层,所述金属纳米膜层表面设置有新冠病毒抗体,且当所述新冠病毒抗体和新冠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时,所述金属纳米膜层表面发生等离子体共振的光线波段发生偏移;
所述光谱仪用于对所述检测光纤内输出的光线进行光谱检测,以确定发生等离子体共振的光线波段是否发生偏移。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光纤的所述检测区段的纤芯层还设置有倾斜布拉格光栅。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倾斜布拉格光栅相对于所述检测光纤的长度方向倾角为5度至15度。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纳米膜层的厚度为45nm至55nm。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用于输出波长范围为1400nm-1750nm的光波。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新冠病毒检测设备的检测光纤制备方法,包括:
将单模光纤进行增敏处理,并将增敏处理后的所述单模光纤表面镀金属纳米膜层;
将所述单模光纤在异丙醇流体中进行等离子体改性,使得所述金属纳米膜层的表面带有羟基;
将所述单模光纤经过磷酸盐缓冲液冲洗,使得所述羧基转化为活性官能团;
将所述单模光纤置于新冠病毒抗体缓冲液中,使得所述活性官能团和新冠病毒抗体相结合,获得携带有所述新冠病毒抗体的检测光纤。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在将单模光纤进行增敏处理之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46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