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可转动轴的隔空校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3833.6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2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杰;刘兵;戚雪峰;李君;马桂彬;刘阳;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7 | 分类号: | G01B11/27;G01B11/00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地址: | 125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可 转动 隔空校中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不可转动轴的隔空校中方法。首先,将激光对中仪的测量探头安装在两组磁吸装置上,调整测量探头与磁吸装置的相对位置;组装完成后,将磁吸装置吸附在被测轴系的基准轴与被调整轴两轴被测轴法兰上;启动激光对中仪设置基础参数;标记法兰测量点位置,同时滑动两磁吸装置至测量位置,利用磁吸装置的滑动代替轴的自身转动,使用激光对中仪读取数据,完成一个圆周测量后对测量数据分析,实现不可转动轴的隔空校中。本发明通过磁吸装置在测量轴上的同时相向滑动,代替轴本身转动,激光对中仪通过在磁吸装置上的探头采集测量数据,实现不可转动轴的隔空测量,轴系校中效率高,测量数据直观可视。适宜作为轴系校中方法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的轴系校中,特别是涉及一种不可转动轴的隔空校中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各类船舶建造过程中,轴系校中施工是轴系施工的一个关键过程,轴系校中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船舶轴系的性能,通常对于两根相邻的轴,一根轴固定、一个轴可转动的校中方法已经极为成熟,但是对于两根固定,不能够转动的、又存在一定距离、两轴属于隔空状态时的轴系校中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施工人员的难题,已有的轴系校中的方法是采用刀口尺和塞尺配合,测量法兰外径的偏移值、两轴法兰的曲折值,该方法存在着很大缺陷,特别是当两轴之间有一定距离时,超出刀口尺测量范围,该方法便无法实施,另由于测量两轴曲折和偏移时,只能依靠施工人员的经验,通过塞尺、刀口尺的感知,不能够直接呈现出轴系校中的数据状态,测量精度也因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及感知灵敏度存在差异。
上述方法证明轴系校中常用方法对于不可转动的隔空轴系校中还不能很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对不能转动、间隔有距离隔空状态的轴系校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可转动轴的隔空校中方法。该方法通过安装有测量探头的磁吸装置同步绕轴滑行,激光对中仪对轴系的曲折值、偏移值进行测量,并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对测量探头数据的分析,调整参与校中的两轴,解决不可转动轴隔空轴校中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不可转动轴的隔空校中方法,首先,将激光对中仪的测量探头分别安装在两组磁吸装置上,调整测量探头与磁吸装置的相对位置;其次,组装完成后,将磁吸装置吸附在被测轴系的基准轴与被调整轴两轴被测轴法兰上;再其次,启动激光对中仪设置基础参数;标记法兰测量点位置,同时滑动两磁吸装置至测量位置,利用磁吸装置的滑动代替轴的自身转动,使用激光对中仪读取数据,完成一个圆周测量后对测量数据分析;最后,根据整理好的数据调整测量轴状态,实现不可转动轴的隔空校中。
所述磁吸装置中支撑杆锁紧螺钉通过支撑杆锁紧压板,锁紧在夹持测量探头支撑杆的支撑板上,同时,限位板通过锁紧螺钉也连接于支撑板,限位板与支撑板之间设有支撑垫片。
所述支撑板上镶嵌有强力磁扣。
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不可转动轴的隔空校中方法中,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检查两段轴法兰端面,并清洁表面,使两法兰表面光滑无毛刺,以其中一根轴为基准,找正另一根轴;
第二步:将测量探头安装在磁吸装置上,并将磁吸装置吸附在清洁好的两被测轴法兰端面上,调整好测量探头与磁吸装置相对位置;
第三步:打开测量探头上的蓝牙传输装置电源以及测量探头电源,开启激光对中仪电源;
第四步:调试激光对中仪,确认蓝牙信号接收正常,检测测量探头数据传输情况;
第五步:在两被测轴法兰上画出测量点,同时移动磁吸装置至测量点位置,稳定后激光对中仪采集数据,测量一个法兰圆周之后,综合分析所有测量数据;
第六步:根据分析数据调整被调整轴,使其满足工艺文件要求,完成轴系校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38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