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用化FC转换接口模块的外场保障与测试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3656.1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6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强;武坚;孙东旭;武健;徐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G06F13/40;H04B10/073;H04L12/2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昕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 fc 转换 接口 模块 外场 保障 测试 平台 | ||
1.一种通用化FC转换接口模块的外场保障与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场保障与测试平台包括:平台母板、平台结构件及转接板;
其中,所述平台母板设置于平台结构件的上方,通过平台结构件固定平台母板,所述平台母板包括:对外接口单元、通用接口单元、FC接口单元、光功率检测单元、处理器及处理器电路;
所述转接板与平台母板中通用接口单元的通用接口连接器相连接,所述转接板上插接有FC转换接口模块,用于通过转接板将FC转换接口模块的通用接口信号与平台提供的通用接口信号进行对接;
所述外场保障与测试平台,用于通过通用接口单元和FC接口单元执行通信测试,通过光功率检测单元执行光功率测试;其中,通信测试包括:双向传输测试和单向传输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化FC转换接口模块的外场保障与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台母板,用于通过对外接口单元提供对外的电源接口、JTAG接口、光口和串口;
其中,所述电源接口,用于将外接220V电源转换为平台的供电电源,并对平台的工作电流进行实时监控,为平台母板和FC转换接口模块供电;
所述JTAG接口与通用接口连接器连接,通过通用接口连接器与转接板上的JTAG信号互连,从而通过转接板和通用接口连接器将FC转换接口模块中的JTAG信号引出到JTAG接口,从而通过JTAG接口对FC转换接口模块进行升级;
所述光口为所述平台母板上配置的FC接口单元的对外光通信接口,所述光口通过连接到FC转换接口模块的光纤,实现与FC转换接口模块的光通信接口的互连;
所述串口与计算机相连,用于通过计算机对处理器上运行的测试程序及测试结果进行实时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化FC转换接口模块的外场保障与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台母板的通用接口单元包括:FPGA、通用接口板间连接器,以及收发器、协议处理器和驱动器;
所述通用接口单元中的FPGA,用于通过标准IP核例化得到通用接口,通用接口包括Camlink接口、LVDS接口、CAN接口、RS422接口及RS485接口;
所述通用接口单元,用于将相应接口的信号通过收发器、协议处理芯片和驱动器与通用接口连接器进行信号互连,从而通过转接板与不同类型FC转换接口模块进行适配;
所述FPGA与通用接口连接器之间预留有通用接口,用于通过灌装不同FPGA逻辑形成不同类型的通用接口,从而实现对多种类型FC转换接口模块的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化FC转换接口模块的外场保障与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台母板的FC接口单元包括:由FPGA通过标准IP核例化得到的FC接口,以及分别与FC接口和光口相连接的光电收发器;
所述FC接口单元,用于将FC接口的电信号通过光电收发器进行光电转换,将输出的光信号传输至光口,并通过光口与FC转换接口模块连接的光纤,实现FC接口单元与FC转换接口模块的光信号的互连。
所述FC接口单元在功能上模拟标准FC节点机,以实现与被测试的FC转换接口模块与模拟的FC节点机的点对点互连及通信测试;在测试过程中,由FPGA内的置处理器进行对FC接口的通信管理、缓冲管理和数据比对,且FPGA内部设置有FC接收缓冲区和FC发送缓冲区,以实现与被测试FC转换接口模块的点对点FC传输测试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用化FC转换接口模块的外场保障与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台母板的光功率检测单元包括:对外接口单元中的光口(具备光功率检测功能)、由FPGA通过标准IP核例化得到的IIC接口,光电收发器;可在外场环境下对FC转换接口模块的输出光功率进行检测。
所述IIC接口与具有诊断功能的光电收发器中的IIC接口相连,FPGA内的处理器通过IIC接口访问光电收发器内部的寄存器的值,并经过处理器换算以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光功率检测,并通过串口实时打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36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