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口装置、封膜包装机及封膜包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3393.4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9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沐台;李炎球;颜均华;孙晓武;武才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思为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26 | 分类号: | B65B43/26;B65B43/46;B65B61/06;B65B35/20;B65B51/14;B65B61/2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兴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89 | 代理人: | 冯思婷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口 装置 封膜包 装机 包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口装置、封膜包装机及封膜包装方法,包括第一基板、贯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中央的开口座以及围绕所述开口座四周设置的过膜组件,所述开口座顶部卡设有向上凸起的预开袋板,于该开口座周沿设置有滚轮组,于该开口座底部通过扭簧连接有开袋张合片,所述过膜组件与所述滚轮组配合使包装膜撑出方形开口。本发明结构紧凑,空间占用小,加上采用立式包装结构,有效避免异物入袋的风险,并且封膜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杯包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口装置、封膜包装机及封膜包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各种方便食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大,这近一步拉动我国食品包装行业的快速发展。
现今市场上的对罐类、圆柱类以及不规则类食品封膜包装大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人工装袋,然后手动充入惰性气体,最后手动封膜,此种方式需要多名操作员同时进行装袋、充气以及封膜步骤,其工作效率极其低下,一致性差,难以进行大批量生产加工;另一种是采用枕式包装机,此类装置占用空间大,对膜材质局限性大,无法实现PE材质膜封口。此外,枕式包装机是三面封膜,封膜后的产品容易出现褶皱,影响产品外观,亦或者出现封膜口不牢固的情况,同时当需要往包装袋内充气时,枕式包装机三面封膜的封膜结构无法达到填充效果。
因此,急需研发一种高效、结构紧凑、低成本且能完成自动开袋包装及惰性气体填充的包装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开口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包含该开口装置的封膜包装机。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由该封膜包装机实施的封膜包装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开口装置,包括第一基板、贯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中央的开口座以及围绕所述开口座四周设置的过膜组件,所述开口座顶部卡设有向上凸起的预开袋板,于该开口座周沿设置有滚轮组,于该开口座底部通过扭簧连接有开袋张合片,所述过膜组件与所述滚轮组配合使包装膜撑出方形开口。
优选的,所述开口座包括第一顶壁及连接于该顶壁四周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顶壁上横向开设有一卡紧槽,且该第一顶壁上、与该卡紧槽相连通间隔设置取板槽以用于方便取出所述预开袋板,所述第一侧壁上朝向该开口座凹陷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预开袋板卡设于该卡紧槽中,所述滚轮组设置于该安装槽中;
所述滚轮组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槽中且上下并列成对设置的支撑筋条、贯穿一对所述支撑筋条设置的转轴及套设于该转轴上的第一轮子;
所述开袋张合片位于所述开口座相对两端的第一侧壁之间且背向该开口座延伸,该开袋张合片包括通过所述扭簧铰接于该开口座底部的第一张合片及第二张合片,所述第一张合片与第二张合片呈“八”字型结构设置,且该第一张合片、第二张合片之间张开距离大于所述开口座相对两端的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过膜组件包括过膜气缸、滑动连接于该过膜气缸一端的第一连接件及固定于该第一连接件朝向所述开口座一端的压膜座,所述过膜气缸一端横向设置有第一滑槽,于该第一滑槽中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所述过膜气缸的气缸轴与该第一连接件背向所述压膜座一端连接,所述压膜座包括对应所述滚轮组的两第一轮子之间设置的第二轮子。
一种封膜包装机,包括供膜装置、位于该供膜装置一侧的上述开口装置、位于该开口装置相对两侧且靠近该开口装置底部的拉膜装置、设置于该拉膜装置一侧的搬料装置及对应所述拉膜装置且带有立式支柱的封膜装置,所述供膜装置通过呈带状的封膜与所述开口装置连接,在所述拉膜装置、搬料装置之间的机台上设置有上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思为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思为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33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