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二氟甲基唑类硒脲衍生物或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22204.1 | 申请日: | 202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0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 发明(设计)人: | 汤日元;郭雪莹;黄子豪;徐汉虹;熊兰图;魏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235/24 | 分类号: | C07D235/24;C07D405/06;C07D417/06;C07D473/34;C07D233/90;C07D233/66;C07D401/06;C07D249/10;C07D401/04;A01N43/52;A01N43/78;A01N43/90;A01N43/653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雷月华 |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唑类硒脲 衍生物 农药 可接受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二氟甲基唑类硒脲衍生物或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用途。N‑二氟甲基唑类硒脲衍生物结构如通式(I)或通式(Ⅱ)所示,式中各取代基的定义见说明书。本发明通式(I)或通式(Ⅱ)化合物对农林业和其他领域中的害虫都显示出杀虫活性,同时通式(I)或通式(Ⅱ)化合物作为杀虫剂的用途,即通式(I)或通式(Ⅱ)化合物用于制备农林业或其他领域中防治害虫的药物的用途。特别地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甜菜夜蛾(S.exigua)以及斜纹夜蛾(S.litura)等鳞翅目(Lepidoptera)咀嚼式口器害虫具有优良的杀虫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虫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二氟甲基唑类硒脲衍生物或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氮杂环类农药具有杀虫活性高,广谱、低毒等优势,已经成为新农药创制的优势骨架。近年来,新开发的农药环氧虫啶、溴氰虫酰胺、氟啶虫胺腈、氟吡呋喃酮、氟啶虫酰胺、丁氟螨酯、腈吡螨酯、螺虫乙酯、Flupyrimin等均为氮杂环衍生物,主要以吡唑或者吡啶等氮杂环衍生获得。但是现有杀虫剂的长期使用产生的较为严重的耐药性和交换抗性问题,增大了害虫的防治难度。特别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甜菜夜蛾(S.exigua)、斜纹夜蛾(S.litura)、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incognita)等重大虫害产生了严重抗性。迫切需要开发高效低毒的新靶标杀虫剂解决当前的抗性难题。新农药创制的关键是发现新作用靶点的农药新骨架。
唑类化合物具有结构多变、选择性高、高效、低毒等优点,符合现代绿色农药的发展理念和要求,已经成为新农药创制的优势骨架。前期我们研究发现苯并咪唑酮衍生物对小菜蛾、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有杀虫活性(专利申请号:202010743473.6),其中,苯并咪唑硒酮的杀虫活性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设计引入含氟基团增强化合物的活性,当引入二氟甲基时,对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即膜通透性、生物利用度、结合亲和力、代谢稳定性和亲脂性都有明显的影响。根据现有公开文献分析,N-二氟甲基唑硒脲衍生物并未应用于杀虫用途,也未见相关报道公开此类化合物对小菜蛾、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有杀虫活性。
发明内容
为了开发新型的杀虫剂先导化合物,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控制多种农林害虫和卫生害虫的N-二氟甲基唑类硒脲衍生物或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N-二氟甲基唑类硒脲衍生物或农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农业或其他领域制备防治害虫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农林业害虫或其他领域害虫防治的N-二氟甲基唑类硒脲衍生物,结构如通式(I)或通式(Ⅱ)所示;
本发明较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通式(I)或(Ⅱ)中
X选自C、N;Y选自C、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22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