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环境安全预警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1970.6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8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东;杭小帅;刘茹;李明;刘臣炜;苏良湖;刘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Q10/06;G06F16/2458;G06F16/29;G01D21/02;G08B21/18 |
代理公司: | 盐城高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9 | 代理人: | 陈民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环境 安全 预警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环境安全预警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当地环境的地质地貌、水质状况、生态环境、水资源分布等进行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建立当地环境基本数据库;(2)根据当地的降雨量、排水量及工程量等对当地环境能够承受的灾难等级进行划分,并做出相应的对应方法;(3)查阅历史资料找出各种意外情况,并对各种紧急情况做出预案;(4)根据划分的灾难等级对警报系统的等级进行划分;(5)设置预演模块,根据不同等级进行预演,根据在预演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系统进行调整;(6)建立当地地理信息系统,对当地多发事故地点进行重点标注,并将需求物资进行重点调配对象。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对采集数据进行运算,测算效率高,能够对水环境安全进行有效监测与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环境安全预警设备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环境安全预警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水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空间的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空间及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其正常功能的各种自然因素和有关的社会因素的总体。也有的指相对稳定的、以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所处空间的环境。在地球表面,水体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水是由海洋水和陆地水二部分组成,分别与总水量的97.28%和2.72%。后者所占总量比例很小,且所处空间的环境十分复杂。水在地球上处于不断循环的动态平衡状态。天然水的基本化学成分和含量,反映了它在不同自然环境循环过程中的原始物理化学性质,是研究水环境中元素存在、迁移和转化和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与水质评价的基本依据。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两部分组成。地表水环境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池塘、沼泽、冰川等,地下水环境包括泉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等。水环境是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受人类干扰和破坏最严重的领域。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现有的水质监测系统对信息融合较为单一,多为简单的数据采集,在面临水质监测信息的复杂运算时,容易出现运算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水环境安全预警预测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水环境安全预警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当地环境的地质地貌、水质状况、生态环境、水资源分布等进行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建立当地环境基本数据库;
(2)根据当地的降雨量、排水量及工程量等对当地环境能够承受的灾难等级进行划分,并做出相应的对应方法;
(3)查阅历史资料找出各种意外情况,并对各种紧急情况做出预案;
(4)根据划分的灾难等级对警报系统的等级进行划分;
(5)设置预演模块,根据不同等级进行预演,根据在预演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系统进行调整;
(6)建立当地地理信息系统,对当地多发事故地点进行重点标注,并将需求物资进行重点调配对象;
(7)建立三维数据处理管理系统,对数据处理进行加速,融合多元异构信息进行分析,确保分析结果准确。
本实施例中,使用水质在线监测、地面在线监测、生物在线监测、自动定位系统对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
本实施例中,步骤(4)中包含对各种因素综合后对等级进行划分。
本实施例中,步骤(5)中对系统进行调整时需要经过管理人员同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对采集数据进行运算,测算效率高,能够对水环境安全进行有效监测与预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19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