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尖激光线坠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21953.2 | 申请日: | 202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9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吕展新;王文鹏;邵政阁;王佳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C15/10 | 分类号: | G01C15/10;G01C15/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张凤姣 |
| 地址: | 450009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尖激光线坠,包括活尖激光线坠本体,所述活尖激光线坠本体包括线坠筒体,所述线坠筒体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开关帽盖,所述开关帽盖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开关控制基座,所述开关控制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细线,开关控制基座的顶部安装有开关控制按键,开关控制按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开关控制按键分别位于细线的两侧。该活尖激光线坠,解决了传统线坠易受工作环境影响而导致测量不精确的缺陷;激光照明头价格便宜,组装简单,经久耐用;电池管采用纽扣电池,便于拆卸,容易更换;可拆卸活尖圆锥头既能保护激光照明头,又能在不使用激光照明头或活尖激光线坠电量不足时利用线坠自重进行测量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尖激光线坠。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中立体模板、砖砌体、结构安装工程中测量构件垂直度都需要用到线坠这一测量工具。
当前使用的传统线坠一般由金属圆锥和细线组成,这种线坠在测量较高物体时收放线绳耗时费力,使用次数过长细线断裂容易伤人;在风力过大或者震动剧烈时引起线坠摆动易导致测量误差过大,甚至无法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尖激光线坠,用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尖激光线坠,包括活尖激光线坠本体,所述活尖激光线坠本体包括线坠筒体,所述线坠筒体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开关帽盖,所述开关帽盖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开关控制基座,所述开关控制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细线,所述开关控制基座的顶部安装有开关控制按键,所述开关控制按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开关控制按键分别位于细线的两侧,且以细线为对称设置,所述线坠筒体的底部安装有活尖圆锥头;
所述线坠筒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线坠筒体的顶部开设有顶部连接口,所述顶部连接口与空腔不相连通,所述线坠筒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的前端延伸至顶部连接口的内侧,且电池盒前端的水平高度略低于顶部连接口顶部的水平高度,所述电池盒的底部延伸至空腔的内部,且电池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激光明装置,所述空腔内腔的底部开设有放置口,所述激光明装置的底部安装有照明头,所述照明头延伸至放置口的内部,所述线坠筒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内部开设有照明通道,所述照明通道位于连接头的中心处,且照明通道与放置口的中心点处于同一垂直点,且所述照明头的照明点与照明通道和放置口的垂直点相重合,所述活尖圆锥头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口,所述线坠筒体通过底部连接头与活尖圆锥头顶部的连接口相连接,所述连接头与连接口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活尖圆锥头的底部开设有照明口,所述照明口位于活尖圆锥头的中心线,且照明口与连接口相连通,且照明口与活尖圆锥头的底部相连通;
所述细线的一端延伸至开关控制基座内部的中部且形成有线头,所述开关控制基座的顶部开设有与开关控制按键相适配的操控口,且操控口的内部安装有感应电板,所述感应电板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弹力机构,所述弹力机构的顶部与开关控制按键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力机构与感应电板之间设有弹簧机构,所述感应电板的一侧安装有感应块,且弹力机构对应的底部安装于触控头,所述开关控制基座的底部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底部安装有电池接触片,所述电池盒的内部开设有电池腔,所述电池接触片的一端延伸至电池腔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空腔内部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配重架,所述配重架的内部放置有配重块,且配重架的顶部连接有固定顶盖,所述配重架环绕安装于空腔的内部,且配重架位于控制设备与激光明装置之间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开关控制基座的内部开设有线路通道,所述感应电板通过连接线与电路板相连接,且连接线通过线路通道完成连接。
进一步,所述开关控制基座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位于电池接触片的外侧,且开关帽盖通过连接底座与线坠筒体顶部的顶部连接口相连接,且顶部连接口与连接底座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活尖圆锥头为圆锥结构,所述线坠筒体的底部为圆台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19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