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溜管浇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21899.1 | 申请日: | 202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6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余超红;殷树桐;刘永福;刘瑞金;温井泉;潘琳锋;张帅;陈良;李之方;高崇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积 混凝土 浇筑 体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溜管浇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布置在基坑内、立于基坑内钢筋笼上的溜管支架结构,溜管支架结构通过附着连墙件与基坑侧壁连接,溜管支架结构包括卸料总斗、集料斗、布料斗、立柱胎架、布料斗支撑架、主斜溜管、支斜溜管、竖溜管、旋转布料弯头和扩展溜槽。本发明适用于施工场地狭小、现场平面布置难度大、施工组织部署难度高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结合已有的溜管法浇筑施工经验,创新性设计了受限场地条件下转折分级全覆盖溜管浇筑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体系,特别是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溜管浇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混凝土基础底板逐渐形成厚度大,强度等级高等特点,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建筑用地极为紧张,场地内部施工空间狭小,不具备车辆通行、泵车支设的条件,导致项目施工组织难度大,工期、质量、成本及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指标难以保证。
现有技术对施工场地内部及周边交通条件要求高,若采用传统的泵送方式或溜管浇筑方法,则很难保证施工效率及质量,无法实现浇筑作业面全覆盖,且存在相当的安全隐患,绿色文明施工也难以保证。针对以上存在问题,通过对传统浇筑作业方法的改进,创新性研制了一种溜管浇筑体系,该体系整体具有布置灵活、操作性强、浇筑效率高、安全可靠等特点,能有效解决城市核心区、受限场地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难题。
传统的混凝土泵送方式和溜管浇筑技术对施工场地内部及周边交通条件要求高,很难保证施工效率及质量,无法实现浇筑作业面全覆盖,且存在相当的安全隐患,绿色文明施工也难以保证。针对以上存在问题,通过对传统浇筑作业方法的改进,创新性研制了一种新型溜管浇筑体系,该体系整体具有布置灵活、操作性强、浇筑效率高、安全可靠等特点,能有效解决城市核心区、受限场地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溜管浇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传统的混凝土泵送方式和溜管浇筑技术对施工场地内部及周边交通条件要求高,很难保证施工效率及质量,无法实现浇筑作业面全覆盖,且存在相当的安全隐患,绿色文明施工也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溜管浇筑体系,包括布置在基坑内、立于基坑内钢筋笼上的溜管支架结构,所述溜管支架结构通过附着连墙件与基坑侧壁连接,
所述溜管支架结构包括卸料总斗、集料斗、布料斗、立柱胎架、布料斗支撑架、主斜溜管、支斜溜管、竖溜管、旋转布料弯头和扩展溜槽,所述卸料总斗固定在基坑顶地面上,所述布料斗包括主布料斗和支布料斗,所述集料斗与主布料斗一一对应、位于主布料斗的上方,
所述立柱胎架包括主布料斗胎架和支布料斗胎架,所述主布料斗胎架沿基坑浇筑主轴横向间隔设有一组,主布料斗胎架的高度随着与基坑侧壁的距离由高至低逐渐递减设置,
所述支布料斗胎架设有一组,与临近的主布料斗胎架相配合,单独设置在主布料斗胎架的一侧前方位置或者按对分设在该主布料斗胎架的两侧靠前方位置,所述支布料斗胎架的高度低于临近主布料斗胎架的高度,
所述布料斗支撑架居中固定连接在立柱胎架的顶部,
所述卸料总斗与集料斗之间、相邻集料斗之间均通过主斜溜管连通,主斜溜管的两个端部分别搭在两侧的主布料斗胎架的布料斗支撑架上,所述集料斗的下侧与主布料斗之间可开合连通,所述主布料斗与支布料斗之间通过支斜溜管连通,支斜溜管的顶端部伸入立柱胎架内,支斜溜管的底端部搭在支布料斗胎架的布料斗支撑架上,
所述布料斗的底部均连通有竖溜管,所述竖溜管位于立柱胎架的内部,所述竖溜管的底部与旋转布料弯头的顶部连通,所述旋转布料弯头的底部与扩展溜槽的顶部连通,所述扩展溜槽的底部落置在基坑内钢筋笼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18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