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隧道通风管理一体化智能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21804.6 | 申请日: | 202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4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怡;张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12;F04D27/00;G01D21/02;G06Q10/00;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中科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54 | 代理人: | 王培境 |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隧道 通风 管理 一体化 智能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隧道通风管理一体化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数据监控子系统、信息传输子系统、数据分析评价子系统和隧道通风管理子系统,
所述环境数据监控子系统用于对隧道环境数据进行全样本监测采集、实时整合,利用云计算构建隧道通风综合监测模型,
所述信息传输子系统用于将采集到的全体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云端,进行数据存储、数据运营及数据维护,
所述数据分析评价子系统综合云端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对污染严重区域和通风情况良好区域的关键指标数据进行对比,进行当前隧道污染程度的综合分析,构建区域隧道污染评价模型,进行全面评价、生成对应数据报表,并做出相应控制决策实时反馈给隧道通风管理子系统;
所述隧道通风管理子系统执行数据分析评价子系统的控制命令,对当前风机转动频率进行实时智能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隧道通风管理一体化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数据监控子系统由CO浓度检测器、VI浓度检测器、氧气浓度检测仪、车流量监测仪、风速检测器构成,分别对CO浓度、VI浓度、氧气浓度、车流量和风速进行全样本监测和采集、实时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隧道通风管理一体化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子系统利用数据传输模块将信号进行互联网传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隧道通风管理一体化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评价子系统包括
数据实时处理模块,用于对数据的实时处理,包括数据转换、数据分析、数据评价和数据优化;
风机控制命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最新评价结果生成相应的风机控制策略;
历史数据报表模块,用于存储每次数据实时处理模块生成的数据报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隧道通风管理一体化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键指标数据包括车流量、一氧化碳浓度、烟雾浓度、氧气浓度、风速、风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隧道通风管理一体化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通风管理子系统由控制命令实施模块、实施效果反馈模块、故障预警模块、用户需求管理模块构成,
所述控制命令实施模块用于执行由数据分析评价子系统生成的控制策略,对当前风机转动频率、风门开关程度进行实时调控,
所述实施效果反馈模块用于将本次风机调控量与上一次风机调控量进行对比,分析并记录对比结果,将控制命令实施效果反馈给系统,
所述故障预警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系统设备运行数值发生异常时,能够发送故障预警信号,
所述用户需求管理模块由历史控制命令报表、环境数据报表和故障记录日志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180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