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兔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21674.6 | 申请日: | 202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1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崔一;王振华;陈淑芳;杨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星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K50/50 | 分类号: | A23K50/50;A23K10/30;A23K10/37;A23K20/24;A23K20/142;A23K20/20;A23K20/174;A23K20/105;A23K10/18;A23K20/189;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李琳 |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饲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兔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饲料是取玉米、麸皮、豆粕、次粉、花生壳、干艾叶、氨基酸、矿物质、预混料等原料经粉碎、干燥、混匀等工艺制得。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制得的兔饲料适用于饲喂兔,本发明通过添加合理配比的原料,来增强饲喂后兔的体质;通过添加氨基酸和其它营养物质,来提高饲料报酬率;通过添加酶和益生菌,来促进兔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本发明的兔饲料相较于现有技术更能提高兔食欲、提高母兔泌乳量进而提高仔兔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哺乳动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地说是一种兔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兔肉纤维细嫩,加工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养兔大国,伴随着兔养殖产业的发展,兔饲料加工工业也得到了同步快速发展。目前兔饲料生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常用兔饲料的原料组成一般为花生秧或花生壳30-40%、谷草或豆秸5-10%、玉米或玉米副产物(如玉米胚芽粕、玉米皮等)5-15%、小麦或麦类副产物(如麸皮、麦芽根和次粉等)15-20%、豆粕或葵花粕等蛋白质饲料10-15%。但是,小麦或麦类副产物、玉米或玉米副产物和蛋白质原料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抗营养因子,例如粗纤维、葡聚糖、果胶、非淀粉多糖等难以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上述物质的存在阻碍了兔对饲料的养分吸收,降低了饲料利用效率,增加了养殖成本。
而兔生长发育快,体内代谢旺盛,需要及时补充充分的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尤其泌乳期母兔的健康水平,对仔兔的成活率又至关重要,因此,通过改善兔饲料组成,发明一种易消化吸收、能提高兔食欲、提高母兔泌乳量和仔兔成活率且饲料转化率高的兔饲料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兔饲料,以达到提高兔食欲、提高母兔泌乳量和仔兔成活率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上述兔饲料的一种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上述兔饲料的一种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兔饲料,制成所述兔饲料的有效成分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玉米7-9份、麸皮32-34份、米糠4-6份、豆粕10-12份、次粉3-5份、花生壳11.5-13.5份、干艾叶7-9份、氯化钠0.5-1.5份、氯化钙0.5-2份、蛋氨酸0.15-1.15份、赖氨酸0.3-1.3份和预混料1-3份。
作为本发明的限定,构成所述预混料的有效成分包括:铁元素、铜元素、锰元素、钴元素、碘元素、硒元素、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硫胺素、核黄素、泛酸、吡哆醇、维生素B12、烟酸、胆碱、生物素、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纤维素酶和植酸酶。
所述铁元素来源于硫酸铁、铜元素来源于硫酸铜、锰元素来源于硫酸锰、钴元素来源于硫酸钴、碘元素来源于碘化钾、硒元素来源于亚硒酸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按重量份数计,每千份所述预混料是由硫酸铁178-285份、硫酸铜125-200份、硫酸锰21-35份、硫酸钴0.48-0.8份、碘化钾0.13-0.52份、亚硒酸钠0.22-0.66份、维生素A 2.5-4份、维生素D3 0.01-0.03份、维生素E 40-55份、维生素K 1-3份、硫胺素1-3份、核黄素4-7份、泛酸40-55份、吡哆醇1-3份、维生素B12 0.01-0.04份、烟酸40-55份、胆碱8.50-10.5份、生物素0.1-0.35份、纤维素酶8-12份、植酸酶10-17份、枯草芽孢杆菌9-12份、粪肠球菌9-12份和余量的麸皮组成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星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科星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16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