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1476.X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7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辛瑞芝;张洪波;戴宁;薛铭;刘树通;孙建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5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孟繁修;苗峻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单相 接地 故障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故障暂态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模型,初始化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权值和阈值;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初始化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权值和阈值进行粒子式适应度计算,求出每个粒子的个体最优,求出整个群体的全局最优值,对粒子速度和位置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权值和阈值,并将其送入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更新;基于最优的权值和阈值,通过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点进行定位。本发明将具有良好全局寻优能力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和小波神经网络算法结合,建立起故障特征与故障点位置之间的映射,提高了故障定位精度和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和小波神经网络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低压电网中,接地方式主要采用的是小电流接地,有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高阻抗接地3种方式,我国10kV电力系统大多数采用的是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方式。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较多出现的故障是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会抬升非故障两相的相电压,但线电压却依然对称,此时系统仍然可以继续运行一到两个小时。但如果长期运行,可能会击穿绝缘的薄弱环节,进而引起相间短路故障,对电力系统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深入研究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短路的故障定位,对快速准确地排除故障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和小波神经网络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快速准确地实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点的精确定位。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故障暂态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模型,初始化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权值和阈值;
粒子群算法的优势在于全局寻优能力,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初始化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权值和阈值进行粒子式适应度计算,求出每个粒子的个体最优,然后求出整个群体的全局最优值,接着对粒子速度和位置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最优的权值和阈值,并将其送入小波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更新;
基于最优的权值和阈值,通过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点进行定位。
单相故障暂态特征的提取方法、基于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点定位方法,均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已有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和小波神经网络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本发明将具有良好全局寻优能力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和小波神经网络算法结合,建立起故障特征与故障点位置之间的映射,提高了故障定位精度和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的零序电流分布情况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小波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和小波神经网络的故障定位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和小波神经网络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新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14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