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装配式结构连接的现浇柱的钢筋定位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0294.0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1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朱王怡;蔡泳润;孙宇杰;朱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8 | 分类号: | E04C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结构 连接 现浇柱 钢筋 定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装配式结构连接的现浇柱的钢筋定位装置及方法。所述钢筋定位装置包括井字形钢筋框架和若干钢筋卡箍,所述井字形钢筋框架的内部区域与现浇柱的连接钢筋布设区域相匹配。钢筋卡箍间隔设置于所述井字形钢筋框架上,钢筋卡箍的位置与现浇柱的连接钢筋的位置相匹配。所述钢筋定位装置,通过设置于井字形钢筋框架上的若干钢筋卡箍能够实现对现浇柱的连接钢筋进行精准定位,使现浇柱的连接钢筋能够与预制柱精准拼接,具有定位效果好、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柱的施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与装配式结构连接的现浇柱的钢筋定位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领域装配式结构工程越来越多,常遇到现浇结构与预制结构的拼接,比如当建筑物的1-4层为现浇结构时,5层及以上采用装配式结构,那么在转换层的现浇柱需要与上方的预制柱进行对接。由于现浇结构的钢筋绑扎为人工操作,钢筋的位置精度难以达到与预制柱拼接要求,当现浇柱钢筋直径较小时,在拼接时,需要对现浇柱顶部钢筋的位置进行人工调整,达到与预制柱的拼接要求,然而当先浇筑的直径较大,如直径25~40cm,且钢筋布设较密时,人工难以调整,且现浇柱难以二次处理或补救,导致无法与预制柱进行拼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现浇结构的钢筋绑扎为人工操作,钢筋的位置精度难以达到与预制柱拼接要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装配式结构连接的现浇柱的钢筋定位装置及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与装配式结构连接的现浇柱的钢筋定位装置,所述钢筋定位装置包括:
井字形钢筋框架,所述井字形钢筋框架的内部区域与现浇柱的连接钢筋布设区域相匹配;
若干钢筋卡箍,钢筋卡箍间隔设置于所述井字形钢筋框架上,钢筋卡箍的位置与现浇柱的连接钢筋的位置相匹配。
进一步,每个钢筋卡箍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短钢筋,所述短钢筋的间距H1满足:
D<H1≤D+δ;
其中,D为连接钢筋直径,为δ为连接钢筋位置偏差最大允许值。
进一步,所述钢筋卡箍为U形钢筋,U形钢筋的两个自由端的间距H2满足:
D<H2≤D+δ;
其中,D为连接钢筋直径,为δ为连接钢筋位置偏差最大允许值。
进一步,现浇柱为横断面尺寸a×b的矩形柱;
井字形钢筋框架由四根钢筋焊接而成,包括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钢筋一,和另一对平行间隔设置的钢筋二,钢筋一、钢筋二的长度分别为a、b。
进一步,
钢筋一和钢筋二的两端外伸段的长度为L,其中L=c-d,其中c为现浇柱保护层厚度,d为钢筋一、钢筋二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钢筋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现浇柱内,且距离现浇柱混凝土上表面的距离不大于25cm。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与装配式结构连接的现浇柱的钢筋定位方法,所述钢筋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钢筋定位装置的井字形钢筋框架套设在现浇柱的连接钢筋上,调整井字形钢筋框架至合适高度,使现浇柱的连接钢筋位于对应位置的钢筋卡箍上,通过扎丝将连接钢筋与井字形钢筋框架绑扎固定;
绑扎现浇柱的箍筋;
安装现浇柱的模板,模板与井字形钢筋框架抵紧设置;
浇筑现浇柱的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02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件生产用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多功能精确称量取样药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