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碘伏渗透的抗菌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0245.7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1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田雨;姜浩;严发祥;陈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戈兰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04 | 分类号: | C04B26/04;C08F283/01;C08F212/08;C08F220/10;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碘伏 渗透 抗菌 人造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碘伏渗透的抗菌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人造石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耐碘伏渗透的抗菌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包括间苯树脂的制备以及间苯树脂、促进剂、消泡剂、铝粉、固化剂、抗菌剂、分散剂的混合;所述间苯树脂的制备包括间苯二甲酸酐与丙二醇的反应,以及反应物与顺丁烯二酸酐、新戊二醇和乙二醇的进一步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入稀释剂、阻聚剂和抗氧剂,得到所述间苯树脂。以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制备的人造石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以及耐碘伏渗透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碘伏渗透的抗菌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造石(实体面材)主要是由不饱和树脂或亚克力树脂和铝粉(部分厂家会用到钙粉)以及色浆、辅料助剂等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成型出来的板材,因为其独有的热弯曲性能和表面视觉效果,渐渐进入医院装饰装修领域,因医院的特殊环境经常会用到碘伏消毒液,碘伏渗透性强,一般家装实体面材一旦粘到便很难清理,针对净色板材(不含大颗粒)需要经过重新打磨抛光等专业处理才能恢复,局部打磨翻新会导致板材变薄凹陷,使用寿命缩短,对于含有大颗粒的板材,颗粒和树脂界面渗入碘伏深度更深,则更加难以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耐碘伏渗透的抗菌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碘伏渗透的抗菌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间苯树脂;
(2)将间苯树脂与促进剂、消泡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
(3)在混合物A中加入抗菌剂和分散剂,搅拌均匀,得到树脂浆料;
(4)在树脂浆料中加入铝粉,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B;
(5)在混合物B中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浆料C;
(6)在真空环境下烘干浆料C,得到所述耐碘伏渗透的抗菌人造石。
所述间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间苯二甲酸酐和丙二醇混合,升温至170-190℃,在此条件下反应4-6h,得到物质D;
B、在物质D中加入顺丁烯二酸酐、新戊二醇、乙二醇,升温至210-220℃,反应4-6h,得到物质E;
C、在物质E中加入稀释剂、阻聚剂和抗氧剂,混合均匀后,得到所述间苯树脂。
在间苯树脂的制备步骤A中,间苯二甲酸酐和丙二醇的反应物的分子量约为2000;步骤B中,反应物进一步与顺丁烯二酸酐、新戊二醇和乙二醇反应的产物的分子量约为7000-9000,碘伏稀释剂聚维酮的分子量在8000-700000之间,由于空间位阻效应,可以对碘伏的渗透起到一定的阻止作用。而稀释剂、阻聚剂和抗氧剂的加入可以协同增强树脂的耐污效果。相比于邻苯树脂,间苯树脂制备的人造石具有更好的物化性能,弯曲强度更高,耐候。
优选地,还可以根据对色彩的需求在所述步骤(2)和步骤(3)之间加入色浆和消泡剂。所述色浆为二氧化钛、氧化铁等无机色粉与树脂研磨混合所得。
优选地,还可以制备含颗粒的耐碘伏渗透的抗菌人造石,在所述步骤(4)和步骤(5)之间加入由上述耐碘伏渗透的抗菌人造石粉碎后的颗粒,所述颗粒需经表面处理剂浸泡8h以上,为了防止颗粒沉底,在颗粒加入前先加入增稠剂。
优选地,所述表面处理剂包含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锆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为气相二氧化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戈兰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戈兰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02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斗齿总成
- 下一篇:一种超声C扫局部缺陷复现的机械手运动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