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法水泥生产回转窑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19997.1 | 申请日: | 2020-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1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徐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向春 |
| 主分类号: | F27D13/00 | 分类号: | F27D13/00;F27D17/00;F27B7/32;F27B7/33;F27B7/20;F27B7/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7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生产 回转 | ||
本发明涉及工业炉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干法水泥生产回转窑,包括窑尾,所述窑尾的一端设置有窑体,所述窑体远离窑尾的一端设置有窑头,所述窑头的上端设置有分解炉,所述窑头与分解炉之间连通,所述分解炉的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投料管道,所述投料管道上固定设置有电阀门,所述投料管道远离分解炉的另一端固定联通有预热室。本发明通过将预热室分为内胆以及外罩,避免带粉尘的尾气直接接触原料,降低了原料中的粉尘含量,减少杂质得产生,提高煅烧后水泥的使用性能,同时通过导流叶片的螺纹形状,引导尾气在空腔内部的流动方向,在空腔内部形成漩涡,使得热尾气贴近内胆,加快预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炉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干法水泥生产回转窑。
背景技术
水泥回转窑属于建材设备,是石灰窑的一种,也称为煅烧窑,主要用于处理水泥熟料,主要分为干法回转窑以及湿法回转窑,干法水泥回转窑,为了减轻回转窑的热负荷,延长窑衬使用寿命和窑运转周期,一般设置预热器。
现有的预热器一般通过管道将回转窑内部的尾气直接通入预热器中,然后对原料进行预热,但是由于回转窑中的尾气含有一定量的粉尘,所以当尾气通入预热室中,会使得原料中含有杂质,最终煅烧成的水泥中不纯,降低煅烧后水泥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水泥回转窑预热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法水泥生产回转窑,具备减低水泥中杂质、提高煅烧后的水泥使用性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法水泥生产回转窑,包括窑尾,所述窑尾的一端设置有窑体,所述窑体远离窑尾的一端设置有窑头,所述窑头的上端设置有分解炉,所述窑头与分解炉之间连通,所述分解炉的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投料管道,所述投料管道上固定设置有电阀门,所述投料管道远离分解炉的另一端固定联通有预热室,所述预热室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料装置,所述预热室靠近分解炉的一侧设置有分流球,所述分流球远离预热室的一侧中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上固定设置有进气阀,所述进气阀为单向阀门,所述进气管道的另一端与的上端固定连通,所述预热室远离分流球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气管道;
所述预热室包括内胆以及外罩,所述内胆的上端固定连通有进料装置,所述内胆的下端固定连通有,所述内胆为圆柱体,所述内胆的内部填充有原料,所述外罩共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外罩与内胆之间分别形成三个空腔,三个所述外罩之间通过分隔板隔开,所述分隔板为中间中间薄外圈厚的圆环形,每个所述空腔中均设置有上导流叶片、下导流叶片、弧形腔以及导流管,所述空腔的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弧形腔,所述弧形腔位于外罩的侧壁内部,所述弧形腔为扇形,所述弧形腔上固定连通有两个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以及弧形腔关于空腔的横向中心线对称,所述导流管为牛角状,且导流管靠近弧形腔的一端半径大于弧形腔的另一端的半径,两个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分别对准上导流叶片和下导流叶片的入口端,三个所述空腔远离弧形腔的一侧的中部均连通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与外罩固定安装,三个空腔靠近弧形腔的一侧中部均设置有接头管,所述接头管与外罩固定安装并与弧形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分流球包括分流腔,所述分流腔为半球形且内部中空,所述分流腔的球心位置固定连通有进气管道,且分流腔的球心与三个接头管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分流腔远离进气管道的弧面固定安装有上分流管、中分流管以及下分流管,所述上分流管和下分流管关于分流腔的球心位置对称,所述上分流管、中分流管和下分流管的管道半径、长度相等,所述上分流管、中分流管、下分流管的直径和等于进气管道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所述外罩的截面形状为腰形,三个所述外罩呈“串状”安装在内胆外侧。
优选的,所述上导流叶片和下导流叶片关于空腔的横向中心线对称,所述上导流叶片和下导流叶片为螺纹形,且上导流叶片靠近轴心位置的叶片向上凹,所述下导流叶片靠近轴心位置的叶片向下凹。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向春,未经徐向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99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