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胞负压培养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18223.7 | 申请日: | 2020-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0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洪章鹏;时晨;赵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归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3/06 | 分类号: | C12M3/06;C12M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42 | 代理人: | 余罡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 培养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胞负压培养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细胞负压培养装置包括:细胞培养多孔板、筒状的培养基板、细胞培养器皿、硅胶密封盖、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细胞培养多孔板开设有若干培养槽;细胞培养器皿的底面由多孔膜制成;细胞培养器皿内设置有泡棉。本发明中,培养基板与培养槽密封插接,细胞培养器皿与培养基板密封插接,硅胶密封盖密封细胞培养器皿的顶部开口,为细胞培养提供了无菌的密封环境;负压泵通过第一针头为细胞的培养环境提供负压;培养液通过第二针头注入培养槽的槽底,实现了培养液在保持负压密封的无菌条件下实时注入;有效避免细胞被污染的同时,保障了观察细胞培养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负压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研究中,有时需要观察细胞在负压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现阶段为了观察细胞在负压环境下的生长情况,通常都是将细胞培养在细胞培养多孔板和细胞培养器皿上,负压密封之前一次性注入定量的培养液。
培养过程中,如需继续注入培养液,必须解除细胞培养装置的负压密封状态。注入培养液的过程中,破坏了细胞培养装置的无菌密封环境和负压状态,容易污染细胞并且影响观察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胞负压培养装置,解决了细胞负压培养装置无法在保持负压密封的无菌条件下实时注入培养液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细胞负压培养装置,所述细胞负压培养装置包括:细胞培养多孔板、筒状的培养基板、细胞培养器皿、硅胶密封盖、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
所述细胞培养多孔板开设有若干培养槽;所述细胞培养器皿的底面由经培养处理的聚碳酸酯多孔膜制成;所述细胞培养器皿内设置有泡棉;
所述培养基板插入培养槽,所述细胞培养器皿插入培养基板;所述培养基板的外筒壁与培养槽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细胞培养器皿的外侧壁与培养基板的内筒壁密封连接;所述硅胶密封盖密封细胞培养器皿的顶部开口;
所述第一针头贯穿硅胶密封盖插入泡棉中,所述第二针头依次贯穿硅胶密封盖和培养基板插入至培养槽的槽底;所述第一针头的末端与负压泵连通,所述第二针头的末端与培养液注入装置连通。
优选的,所述泡棉的顶面覆盖有密封膜。
优选的,所述密封膜上设置有固定垫,所述第一针头通过固定垫插入泡棉。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板的外筒壁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密封槽,内筒壁开设有环形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培养基板的外筒壁与培养槽的内侧壁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所述培养基板的内筒壁与细胞培养器皿的外侧壁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板开设有供第二针头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顶端开设有倒角。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板的底面开设有若干向上延伸的通槽,所述通槽与培养基板的筒内空间连通,所述通孔的底端与通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板的顶面开设有向下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细胞培养器皿的外侧壁设置有与限位槽一一对应的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插入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截面直径大于第二针头的直径,第二针头在穿过培养基板的过程中,插入并穿过第一密封圈。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胞负压培养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归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归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82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