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难变形金属精密无缝管材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17905.6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4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楚志兵;杨千华;魏栋;张铎;薛春;赵晓东;李玉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37/06 | 分类号: | B21C37/06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张向莹 |
地址: | 03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变形 金属 精密 无缝 管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难变形金属精密无缝管材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热处理、穿孔处理、毛管外修磨、毛管内修磨、矫直处理、四辊温轧、温拔减径、温拔减壁扩径、精密冷轧、去油脂处理、光亮处理、表面修磨处理、灰尘清扫、探伤检测、金属组织性能检测、定尺、包装处理;本发明利用将温拔减径、温拔减壁扩径、精密冷轧步骤多次循环,实现产品尺寸精度、表面质量、材料性能、晶粒度等关键指标的协同控制,可以获得精度较高、性能更优、极限规格更突出的产品,满足不同难变形金属材料材质、不同成品规格的产品需要,灵活应对不同材料特性金属管材产品的制备;而且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难变形金属精密无缝管材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无缝管材作为一种结构材料和运输工具,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广泛应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特别是针对无缝钢管的应用领域需求,对金属管材的材质、尺寸规格以及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镍基合金、高强钢、钛合金、锆合金、钼合金、钨合金、镁合金等金属材料是难变形特性典型代表,因具备出色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周期,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武器装备以及核工业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现代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以上述金属材料制备高性能难变形金属精密无缝管材,可满足工况苛刻的环境条件,具备显著的高寿命、高性能等特征,需求量逐年增加,随着高端装备的升级换代,更加对上述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精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制备技术存在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产品性能以及精度低等问题,目前常采用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①离心浇注空心坯→加热→锻造→冷却→矫直→切除头尾→表面车削→加热→均质化处理→表面润滑处理→挤压→内外表面处理→冷轧→退火→冷轧及冷拔→热处理→矫直→酸洗→清洗;②实心坯料→加热→锻造→冷却→矫直→切除头尾→表面车削→加热→均质化处理→表面润滑处理→挤压→内外表面处理→冷轧→退火→冷轧及冷拔→热处理→矫直→酸洗→清洗;上述两种制备过程初期为了获得较细的晶粒度来获得金属的高塑性,需要开展多次锻造,但锻造过程锤头运行速度较慢,效率低下,因此需要多次入炉进行加热处理以及镦拔处理,而采用冷轧机冷轧成形,因是冷态成形,导致难变形金属变形过程中单道次变形量小、变形道次众多,并且存在减壁量不足等问题,存在工艺灵活性不足的缺点,高效率生产、连续化生产难以实现。
对于上述难变形金属材料的无缝管材,目前能够批量生产且产品质量稳定、工艺稳定性可靠和有连续化生产能力的厂家很少,无法满足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对多种规格无缝钢管的需求,急需一种全新的精密无缝管材制备方法,满足当前市场的生产需求,实现直径Φ3mm~Φ800mm、壁厚为0.5mm~30mm难变形金属管材的制备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性能难变形金属精密无缝管材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性能难变形金属精密无缝管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加热处理:将定尺寸后的金属实心原坯加热处理,以降低金属抗力;
步骤2.穿孔处理:对加热处理后的金属实心原坯进行穿孔处理,将其转变为空心毛管102;
步骤3.毛管外修磨:对空心毛管的外表面进行修磨处理;
步骤4.毛管内修磨:对空心毛管的内壁进行修磨处理;
步骤5.油污清洗:对修磨后的空心毛管的内外壁进行清洗处理;
步骤6.矫直处理:对清洗后的空心毛管进行矫直处理,以消除空心毛管因穿孔、修磨处理带来的因金属应变力分布不均导致的弯曲、塌扁缺陷;
步骤7.四辊温轧:对矫直处理后的空心毛管采用四辊温轧进行大变形量等温轧制处理,获得变径后的金属无缝管材;
步骤8.去油脂处理:对变径后的金属无缝管材进行去油脂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79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