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硫酸钛液生产双效晶种的管壳式晶种设备及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17795.3 | 申请日: | 2020-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8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马奎;张世慧;岳海荣;唐思扬;钟山;刘长军;梁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B01J19/00;C01G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 地址: | 610065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硫酸 生产 双效晶种 管壳 式晶种 设备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利用硫酸钛液生产双效晶种的管壳式晶种设备,包括机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蠕动泵(2),所述蠕动泵(2)的一端连通有输入管(3),所述输入管(3)的一端连通有反应器(4),所述反应器(4)的一端连通有输出管(5),所述输出管(5)的一端连通有蛇形管(6),所述蛇形管(6)的一端连通有滴定管(7),所述蛇形管(6)的外部设置有加热仓(10),所述机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热设备(8),所述输入管(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孔(11),所述加热设备(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热设备(8)的输出端分别与输入管(3)上设置的固定孔(11)以及加热仓(10)的一端通过连接管(9)相连通,所述反应器(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挡流板(12),所述输入管(3)、反应器(4)和连接管(9)采用的材质包括硼硅玻璃、石英、搪瓷、不锈钢、钛材,所述输入管(3)是由两个圆管相互套设的形式组成的且两个圆管之间间距范围2至60mm,所述反应器(4)设置有内腔和夹层,所述输入管(3)中位于内侧的圆管与蠕动泵(2)的输出端、反应器(4)的内腔、输出管(5)和蛇形管(6)相连通,且反应器(4)的夹层与输入管(3)中设置的两个圆管之间所形成的空腔相连通,所述输出管(5)靠近蛇形管(6)的一端连通有回流管,且该回流管与输入管(3)相连通的加热设备(8)相连通,所述加热仓(10)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蛇形管(6)的安装位置位于加热仓(10)的内腔中,所述输入管(3)和输出管(5)的外围均设置有与机台(1)顶部相接触的支撑架。
2.利用硫酸钛液生产双效晶种的制造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硫酸钛液生产双效晶种的管壳式晶种设备,所述制造方法步骤如下:
一、将蠕动泵(2)通过各种管道与反应器(4)以及加热仓(10)相互连接好;
二、将工业钛液通过蠕动泵(2)打入输入管(3)中设置的内圆管中,并随着内圆管流入反应器(4)的内腔中,流动的钛液受到挡流板(12)的阻挡,流动速度缓慢,并通过输出管流入蛇形管(6)中;
三、在钛液流动的同时,启动加热设备(8),并设置加热温度,并通过连接管,将加热的蒸气运送至输入管(3)两圆管所形成的空腔内部以及加热仓(10)的内部,对流动的钛液进行升温;
四、流动的钛液初始温度为0-35 ℃,与加热介质换热后快速升至80-100 ℃,从而得到晶种悬浮液,在此晶种悬浮液中的高活性晶种的诱导作用下,水解所得的偏钛酸产品,颗粒粒度分布窄,粒径大小在1.85 μm左右,诱导水解时间保持在3-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77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