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配置单实现语音识别意图定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17455.0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4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辛裴;陈鹏;杨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32 | 分类号: | G06F16/332;G06F16/33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配置 实现 语音 识别 意图 定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配置单实现语音识别意图定制的方法,其具体操作流程包含以下步骤:A、预备应用场景数据;B、配置智能应用脚本文件;C、场景关键元素的排列组合;D、接入用户自身关键业务元素;E、业务数据智能更新维护,将日常人们用语中涉及到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元素,通过开发工具对元素进行排列组合穷举,形成模板文件,当业务场景涉及到以上元素时,只需要套模板,就可以生成对话模板,封装了第三方平台API,并设计简单规则,解析脚本文件,打通了用户业务场景、本地系统和第三方AI辅助平台的数据链路,保证了用户用简单的方式就能对智能应用进行增删改等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配置单实现语音识别意图定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语音交互场景需要开发人员在提供智能服务的第三方厂商平台按照相关规则进行手动配置,比如:新建协同场景、会议安排场景等,需要根据业务场景的需求,配置诸如“意图”、“词槽”、“关键字”、“停用词”、“对话模板”等相关必要元素;每当新增一个场景,开发人员就要重新配置一个场景,并在第三方平台上进行测试,待测试好了,方可接入到协同办公软件中。
每增加一个场景,开发人员需要去第三方平台配置,由于业务的多样性,需要开发人员对业务有比较深的了解,才能配置出正确的场景,存在业务门槛;而其他熟悉业务的人员由于对配置规则不了解,也无法实现独立操作,对于业务人员来说存在技术门槛。
当增加的业务场景时,需要开发人员在智能产品上单独进行开发适配,开发完成测试成功后才能进行应用上架,对于不熟悉客户端开发的人员,会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不适合业务场景的扩展性。
如果用户对智能产品有个性化需求,需要用户去深入了解第三方平台的配置规则,按照规则一步一步配置出来,这样会导致用户的学习成本很高,在没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这样也会导致我们的智能产品不能横向扩展,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智能机器人要理解用户的对话意图,对话模板即说话的方式是关键,而对话模板需要根据不同的业务进行配置,这样不了解业务的开发者存在对对话模板穷举不完的情况,导致智能机器人对用户意图的识别率较低。
由于AI技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存在技术门槛,要做一个智能应用除了要关注业务场景外还需要了解智能应用意图识别中的关键术语,如:“词槽”、“关键字”、“对话模板”、“停用词”等概念。
当用户要配置智能应用时,需要做以下几步操作:
到第三方AI辅助服务平台注册账号,并通读其比较复杂的文档,按照规范配置相关元素,配置完成后需要反复在其平台上训练模型、调试测试,最终才能达到用户想要的对话理解效果。
对话模型生成后,用户需要调用其提供的接口方能进行对话沟通。
用户配置的业务数据单方面在第三方平台上需要保存一份,自己系统上的数据和第三方AI服务平台是脱钩的,不能产生联动;一旦系统数据改变,需要自己的维护人员到第三方AI服务平台手动同步数据,这样手动同步数据的方式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
针对当前已有技术,如何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日常人们用语中涉及到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元素,通过开发工具对元素进行排列组合穷举,形成模板文件,打通了用户业务场景、本地系统和第三方AI辅助平台的数据链路,保证了用户用简单的方式就能对智能应用进行增删改等能力的语音识别意图定制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过配置单实现语音识别意图定制的方法其具体操作流程包含以下步骤:
A、预备应用场景数据;
B、配置智能应用脚本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74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