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存储系统健康状态检查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7386.3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8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童;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8/65;G06F8/71;G06F21/5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刘小峰;陈黎明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存储系统 健康 状态 检查 方法 装置 设备 可读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存储系统健康状态检查方法,包括在维护设备端执行:获取存储系统的软件版本信息,并基于版本信息判断存储系统是否需要对软件进行升级;获取存储系统的硬件温度信息,并基于温度信息判断存储系统是否需要对硬件进行维护;若是存储系统需要对软件进行升级和/或对硬件进行维护,保存数据信息并发送告警;以及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调取数据信息的请求,对用户信息进行认证,若是用户信息认证连续失败次数达到预设值,对数据信息进行自毁操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存储系统健康状态检查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利于维护人员操作,减少人员误操作对存储系统伤害,有效降低客户数据的危险系数,提升客户数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检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存储系统健康状态检查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存储系统的存储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应对海量数据存储和读取,存储系统会部署大量的硬盘,同时,为了保证存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常需要监控存储系统中硬盘的健康情况。
目前,通常是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主机端手动输入命令,以查询存储系统中的硬盘的相关信息,进而根据这些信息人工判断硬盘的健康情况,以在发现硬盘故障和损伤之后再去人工干预;这种人工监控硬盘的方式,无法提前获知硬盘的健康状况,常常滞后发现硬盘故障,在此之后才去修复数据,而这就会浪费大量的计算和I/O资源。随着客户现场部署存储设备越来越多,当设备异常时,维护操作也会随之增加,针对公司维护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存储系统健康状态检查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提出一套降低维护成本,加速定位问题,有效检查存储健康状态的装置,保证及时有效的发现存储设备异常点,保证存储设备有效的运行,确保客户数据安全性。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系统健康状态检查方法,包括在维护设备端执行以下步骤:获取存储系统的软件版本信息,并基于版本信息判断存储系统是否需要对软件进行升级;获取存储系统的硬件温度信息,并基于温度信息判断存储系统是否需要对硬件进行维护;若是存储系统需要对软件进行升级和/或对硬件进行维护,保存数据信息并发送告警;以及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调取数据信息的请求,对用户信息进行认证,若是用户信息认证连续失败次数达到预设值,对数据信息进行自毁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版本信息判断存储系统是否需要对软件进行升级包括:基于版本信息查看当前软件版本漏洞,判断版本漏洞是否影响客户业务;若是软件版本漏洞影响客户业务,确认需要对软件版本进行升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参数信息判断存储系统是否需要对硬件进行维护包括:基于主板CPU的频率和温度参数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对主板进行维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参数信息判断存储系统是否需要对硬件进行维护包括:基于外部板卡温度参数、PCIE链路的通信速率、通信带宽判断是否需要对外插板卡进行维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参数信息判断存储系统是否需要对硬件进行维护包括:基于扩展柜温度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对扩展板进行维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是用户信息认证连续失败次数达到预设值,对数据信息进行自毁操作包括:若是用户密码登录错误次数达到预设值,对数据信息进行自毁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系统健康状态检查装置,包括:软件检查模块,配置用于获取存储系统的软件版本信息,并基于版本信息判断存储系统是否需要对软件进行升级;硬件检查模块,配置用于获取存储系统的硬件温度信息,并基于温度信息判断存储系统是否需要对硬件进行维护;判断模块,配置用于若是存储系统需要对软件进行升级和/或对硬件进行维护,保存数据信息并发送告警;以及自毁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用户调取数据信息的请求,对用户信息进行认证,若是用户信息认证连续失败次数达到预设值,对数据信息进行自毁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73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散热基板
- 下一篇: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桩离心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