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式物联网扫码的气体分析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7383.X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2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峰;苏翔云;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力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高为宝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经开区河南自贸试验***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式 联网 气体 分析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移动式物联网扫码的气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端、多个标示有二维码的气体检测点以及位于每个气体检测点的监测端;
所述监测端包括相连接的气体分析仪和抽气泵,所述气体分析仪包括供电模块、控制芯片、以及与控制芯片连接的气体检测模块、扫码模块、本地报警模块、显示屏以及按键;所述控制芯片上设置有第一通信接口;
所述主机端包括第二通信接口、二维码校验模块、气体浓度数据处理模块、以及终端屏幕;
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通过传输线连接或者通过无线蓝牙连接;
所述抽气泵和控制芯片通过信号线连接;
所述气体检测模块包括与抽气泵连通的气室和位于气室内的检测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式物联网扫码的气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气体检测点分别位于垃圾填埋气发电场的不同气井中,每个气体检测点所标示的二维码具有唯一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式物联网扫码的气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控制芯片、气体检测模块、扫码模块、本地报警模块、显示屏以及按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式物联网扫码的气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感器包括硫化氢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激光甲烷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式物联网扫码的气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报警模块包括报警灯和报警喇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式物联网扫码的气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浓度数据处理模块与终端屏幕连接,气体浓度数据处理模块采用计算机内置处理器或PLC控制器。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式物联网扫码的气体分析系统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使用之前,先通过各种组分气体的标准气体,配合气体分析仪的校准流程,对气体分析仪先行校准,校准完成后需进行复测以保证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步骤二,正常检测时,通过按键或显示屏启动扫码模块对气体检测点标示的二维码进行扫码识别,特征唯一的二维码作为每处气体检测点测量数据的身份标识;
步骤三,控制芯片控制抽气泵将气体检测点的气体抽送入气体分析仪的气室中,检测传感器对气室中气体的硫化氢、二氧化碳、氧气、甲烷的含量进行检测以及对气体的温度和压力进行测量;
步骤四,气体分析仪的显示屏上显示各气体含量参数、温度和压力数据以及抽气泵的运行时间,当运行时间达到50-60s时,观察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至其稳定后通过指令保存该气体检测点的参数数据;
步骤五,控制芯片将步骤一中扫描到的二维码数据以及步骤三中保存的参数数据绑定并通过第一通信接口发送至第二通信接口,主机端的二维码校验模块将第二通信接口接收到的二维码数据进行校验和识别;
步骤六,气体浓度数据处理模块将每组二维码数据和参数数据与实际气体检测点相对应并整合存储形成历史数据,最终通过终端屏幕可视化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式物联网扫码的气体分析系统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扫码识别的具体步骤为:
S2.1,控制芯片判断显示屏或按键是否产生扫码的控制指令,若是则开启扫码模块对二维码进行扫描;
S2.2,识别二维码并将二维码的数据通过扫码模块反馈至控制芯片;
S2.3,控制芯片对二维码数据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对二维码数据进行保存,若验证失败则继续执行S2.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式物联网扫码的气体分析系统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完成参数数据的保存之后,控制芯片控制抽气泵将检测过程中管道中残留的气体清除。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式物联网扫码的气体分析系统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的可视化显示的具体过程包括:
气体浓度数据处理模块对每组参数数据与预设的警告值进行对比,若超过警告值则产生报警信号;同时气体浓度数据处理模块将整合存储的参数数据形成直观的曲线图和表格;相应参数数据的曲线图、表格以及报警信号通过终端屏幕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力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力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738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