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DC-DC转换器的电流模式的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7257.4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7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金娜延;张斗赈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3/158 | 分类号: | H02M3/158;G05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小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dc 转换器 电流 模式 辅助 装置 | ||
公开了用于控制DC‑DC转换器的电流模式的辅助装置。本发明的DC‑DC转换器的电流模式控制辅助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电流镜、放大部和控制电压钳位部,其中,电流镜与电源电压连接并且复制并供给从恒电流源供给的基准电流,放大部将从DC‑DC转换器的电流模式驱动部产生的回路控制电压与根据从电流镜供给的基准电流而生成的基准电压构成为负反馈,并且控制电压钳位部按照根据放大部的比较放大结果而输出的栅极控制电压来限制回路控制电压的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改善DC-DC转换器的电流模式的过度响应特性的辅助控制装置,并且更详细地,涉及根据DC-DC转换器内部的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和基准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异来对钳位上拉晶体管的栅极电压进行控制从而改善DC-DC转换器的驱动回路停止之后直到恢复为止的过度响应特性的用于控制DC-DC转换器的电流模式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MCU的微处理化的加速,MCU的演算速度和动态电流消耗量已增加。由此,MCU电源部的过度响应特性变得重要。
DC-DC转换器的电流模式控制方式具有出色的线路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特性,因此通常以用于MCU电源的输出电压控制方式来适用。为了电流模式的控制,需要将反馈电压的误差信号变更为电流信号。通过误差放大器产生的反馈电压的误差信号通过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变更为电流信号。变更的电流信号与通过电流比较器流过电感器的电流信号进行比较,从而产生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信号。
在DC-DC转换器的情况下,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比例根据PWM信号的占空比来确定,并且当输出电压低于目标电压时,误差放大器的误差信号增加,因此PWM信号的占空比增加,从而增加输出电压。相反,当输出电压高于目标电压时,误差放大器的误差信号减小,因此PWM信号的占空比也减小,并且输出电压由此减小。MCU电源部的主要目的在于使这种负反馈回路被快速且稳定地操作。
本发明的背景技术公开于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7-0098033号(2017.08.29)的“准电流模式磁滞控制方法、开关DC-DC转换器的准电感器电流仿真、以及磁滞开关DC-DC转换器”中。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传统地,在MCU电源部的负载电流急剧降低而使驱动回路停止并且再次使负载电流增加的情况下,由于回路无法快速恢复而导致在输出电压上发生过度的下降。在驱动回路停止期间,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减小到有效范围(0.5V至2.5V)以下而收敛到接地,且随后当期望再次正常驱动回路时,在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从接地电压恢复到有效范围时会产生延迟时间。在该延迟时间期间,由于回路无法产生适当的PWM信号而导致在输出电压上发生意外的下降。
本发明是为了改善前述的问题而创出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根据DC-DC转换器内部的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和基准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异来对钳位上拉晶体管的栅极电压进行控制从而改善DC-DC转换器的驱动回路停止之后直到恢复为止的过度响应特性的用于控制DC-DC转换器的电流模式的辅助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用于控制DC-DC转换器的电流模式的辅助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电流镜、放大部和控制电压钳位部,其中,电流镜与电源电压连接并且复制并供给从恒电流源供给的基准电流,放大部将从DC-DC转换器的电流模式驱动部产生的回路控制电压与根据从所述电流镜供给的基准电流而生成的基准电压构成为负反馈,并且控制电压钳位部按照根据所述放大部的负反馈结果而输出的栅极控制电压来对所述回路控制电压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未经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7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