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醇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在高效不对称还原制备手性双芳基醇化合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16302.4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2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周通;曲戈;刘贝贝;毕悦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9/04 | 分类号: | C12N9/04;C12N15/53;C12N15/70;C12N1/21;C12P41/00;C12P17/12;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氢酶 突变体 及其 高效 不对称 还原 制备 手性 双芳基 醇化 中的 应用 | ||
1.一种醇脱氢酶TbSADH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醇脱氢酶TbSADH突变体为如下(1)-(15)中任一种:
所述醇脱氢酶TbSADH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 所示;
(1)将醇脱氢酶TbSADH的氨基酸序列的第84位氨基酸脯氨酸敲除后,且保持其他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2)将醇脱氢酶TbSADH的氨基酸序列的第84位氨基酸脯氨酸敲除后,且将第85位氨基酸由丙氨酸突变为甘氨酸后,且保持其他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3)将醇脱氢酶TbSADH的氨基酸序列的第84位氨基酸脯氨酸敲除后,且将第85位氨基酸由丙氨酸突变为丝氨酸后,且保持其他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4)将醇脱氢酶TbSADH的氨基酸序列的第84位氨基酸脯氨酸敲除后,且将第86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后,且保持其他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5)将醇脱氢酶TbSADH的氨基酸序列的第84位氨基酸脯氨酸敲除后,且将第86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突变为蛋氨酸后,且保持其他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6)将醇脱氢酶TbSADH的氨基酸序列的第84位氨基酸脯氨酸敲除后,且将第86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后,且保持其他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7)将醇脱氢酶TbSADH的氨基酸序列的第84位氨基酸脯氨酸敲除后,且将第86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突变为亮氨酸后,且保持其他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8)将醇脱氢酶TbSADH的氨基酸序列的第84位氨基酸脯氨酸敲除后,且将第42位氨基酸由组氨酸突变为苏氨酸后,且保持其他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9)将醇脱氢酶TbSADH的氨基酸序列的第84位氨基酸脯氨酸敲除后,且将第85位氨基酸由丙氨酸突变为甘氨酸后,且将第86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突变为亮氨酸后,且保持其他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10)将醇脱氢酶TbSADH的氨基酸序列的第84位氨基酸脯氨酸敲除后,且将第85位氨基酸由丙氨酸突变为丝氨酸后,且将第86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突变为亮氨酸后,且保持其他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11)将醇脱氢酶TbSADH的氨基酸序列的第84位氨基酸脯氨酸敲除后,且将第85位氨基酸由丙氨酸突变为丝氨酸后,且将第42位氨基酸由组氨酸突变为苏氨酸后,且保持其他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12)将醇脱氢酶TbSADH的氨基酸序列的第84位氨基酸脯氨酸敲除后,且将第85位氨基酸由丙氨酸突变为甘氨酸后,且将第86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突变为缬氨酸后,且保持其他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13)将醇脱氢酶TbSADH的氨基酸序列的第84位氨基酸脯氨酸敲除后,且将第85位氨基酸由丙氨酸突变为甘氨酸后,且将第86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突变为苏氨酸后,且保持其他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14)将醇脱氢酶TbSADH的氨基酸序列的第84位氨基酸脯氨酸敲除后,且将第85位氨基酸由丙氨酸突变为甘氨酸后,且将第86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后,且保持其他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得到的蛋白质;
(15)在(1)-(14)中任一所示的蛋白质的N端或/和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
2.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醇脱氢酶TbSADH突变体相关的生物材料,为如下a1)-a4)中的任一种:
a1)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醇脱氢酶TbSADH突变体的核酸分子;
a2)含有a1)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
a3)含有a1)所述核酸分子或a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载体;
a4)含有a1)所述核酸分子或a2)所述表达盒或a3)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微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63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 下一篇: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