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批量充注制冷剂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5005.8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1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勋;姚宇;朱宇光;辛宏伟;高杨;马石;杨明;刘振迁;孙德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5/00 | 分类号: | F25B45/00;F25B49/00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地址: | 125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批量 制冷剂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船用批量充注制冷剂装置及方法。制冷剂钢瓶与带压力表的短管之间连接常闭电磁阀,带压力传感器的测压管与带压力表的短管之间安装1.2MPa的可泄压加氟软管,加氟截止阀与带压力传感器的测压管之间安装止回阀,加氟截止阀、海水进出口阀与带干燥过滤器的冷凝器相连,可调温电吹风用于加热制冷剂钢瓶,电源插板与常闭电磁阀、可调温电吹风相连,PLC可编程控制器与声光报警器、带压力传感器的测压管及带电源插头的继电器相连,总电源插板与PLC可编程控制器及带电源插头的继电器相连。该方法多重安全防范措施,充注压力可控、操作简单,减少施工人员,提高劳动效率,适宜作为船用批量充注制冷剂方法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各种型号规格船用制冷剂的充注,主要应用于船用制冷机组在系泊试验阶段和制冷机组维修时期制冷剂的充注,提高充注效率,并且使充注过程安全可靠。特别是涉及一种船用批量充注制冷剂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产品在码头系泊试验时,需要进行制冷设备的调试交验及运行。随着船型增大,制冷机组的制冷量也需要增加,所需加注如R-22、R-134a等各种型号规格的制冷剂多达几百公斤以上。
现有通常按照制冷行业安全规范要求,采用热水加热的方法:将制冷剂钢瓶安放在热水槽内,使制冷剂钢瓶内的压力升高,升高压力的制冷剂进入压力较低的制冷机组,这种方式虽然安全,但是需要运送水源且效率较低,需6名以上人员耗时两天时间才可完成此项工作;而采用蒸汽或火焰加热等方法加热与热水加热的原理是相同的,目的是使制冷剂钢瓶内的压力升高,制冷剂的压力升高后进入压力较低的制冷机组内,但是加热速度过快会造成钢瓶内的制冷剂出现高压沸腾现象:即钢瓶出现“嗡嗡响的声音”,如果瞬间产生的高压超过压力极限容易发生爆炸,因此该方案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采用加注部分制冷剂,待其它电路、管路完善后启动制冷机补充制冷剂余额,此种加注制冷剂的方法中间隔的时间较长,经常延误生产进度。
对于上述加注方案的效率低下、安全性差的特点,急需一种安全高效的加注方法弥补之前方案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解决制冷剂批量加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用批量充注制冷剂装置及方法。该方法通过将1.2MPa可泄压加氟软管设置为爆破泄压监测点;止回阀防止加氟软管爆破后冷凝器中已经加入的制冷剂外泄;PLC可编程控制器测得压力低于0.3MPa设定值后输出指令切断电源,可调温电吹风停止工作,常闭电磁阀断电关闭;加热时观察压力表的压力,钢瓶压力控制在1.2MPa以下,解决船舶批量加注制冷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船用批量充注制冷剂的装置包括带干燥过滤器的冷凝器、止回阀、带压力传感器的测压管、1.2MPa的可泄压加氟软管、带压力表的短管、制冷剂钢瓶、可调温电吹风、声光报警器和PLC可编程控制器;制冷剂钢瓶与带压力表的短管之间连接常闭电磁阀,带压力传感器的测压管与带压力表的短管之间安装1.2MPa的可泄压加氟软管,加氟截止阀与带压力传感器的测压管之间安装止回阀,加氟截止阀、海水进出口阀与带干燥过滤器的冷凝器相连;可调温电吹风用于加热制冷剂钢瓶,电源插板与常闭电磁阀、可调温电吹风相连,PLC可编程控制器与声光报警器、带压力传感器的测压管及带电源插头的继电器相连,总电源插板与PLC可编程控制器及带电源插头的继电器相连。
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截止阀中,所述截止阀包括设有带外螺纹接头及阀座的止回阀上本体、带外螺纹接头的止回阀下本体、阀头、阀杆、弹簧、弹簧护套和带透气孔的焊接底座,防止带干燥过滤器的冷凝器中的制冷剂外泄,造成损失和环境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电吹风给制冷剂钢瓶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1.2MPa可泄压加氟软管设置为爆破泄压监测点。
进一步的,所述PLC可编程控制器根据带压力传感器的测压管测得制冷剂的加注压力达到1.2MPa时,PLC可编程控制器输出信号,使声光报警器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50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