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田蚯蚓网箱养殖系统和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214937.0 申请日: 2020-11-04
公开(公告)号: CN112167182B 公开(公告)日: 2022-07-08
发明(设计)人: 吕卫光;郑宪清;张翰林;李双喜;张娟琴;白娜玲;张海韵;张月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蓝汇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
代理公司: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代理人: 许亦琳;余明伟
地址: 201106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稻田 蚯蚓 网箱 养殖 系统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稻田蚯蚓网箱养殖系统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水稻田中,水稻种植淹水前在靠近田埂10‑50cm处放置网箱,所述网箱沿着田埂排列,所述网箱内含有养殖土,所述养殖土包括土壤和有机肥,所述土壤和有机肥的重量比为1:0.1‑1;所述养殖土上覆盖有机废弃物,所述水稻田中水稻距离网箱的距离为10‑80cm,投放蚯蚓种苗后开始养殖,保持养殖土含水量为20‑80%。采用本方法养殖蚯蚓经济效益更好、管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稻田蚯蚓网箱养殖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蚯蚓又名地龙,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陆栖无脊椎动物。蚯蚓(earthworm)是环节动物之一,世界上有蚯蚓3000余种,我国亦有200多种。全国广泛分布的有环毛蚓、爱胜蚓、异唇蚓、杜拉蚓等品种。蚯蚓为夜行性动物,一般栖息在潮湿的泥土中,深度10-20cm。蚯蚓喜潮湿、安静与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壤环境中。蚯蚓为雌雄同体动物,异体交配,交配后约1星期产卵,产卵于茧内,每茧内含受精卵3-4个,经2个月左右孵出幼蚓,在温度21-25℃时为最适产卵温度。蚯蚓为杂食性动物,食性广泛,凡无毒的各种植物茎叶、家畜粪便及有机垃圾等均可作饲料用。蚯蚓作为生态系统工程师,在土壤改良、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蚯蚓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67种动物药中就有蚯蚓。在《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还可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症。蚯蚓营养丰富,繁殖迅速,食性杂,人工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也可以用作高蛋白食品和饲料。目前,蚯蚓养殖模式和技术单一,许多国家主要是利用蚯蚓来处理生活垃圾、有机废弃物和净化污水,其产出的蚯蚓重金属等含量较高,达不到药用标准要求,此外还涉及投资高,回报率低,技术难度大,管理要求高,养殖风险性大等一系列问题。蚯蚓在农田土壤中养殖国内外已有成熟经验,但当气温低于5℃时,蚯蚓便钻入土中冬眠,不便于蚯蚓的采收,且受季节性限制。

目前,尚未有关稻田蚯蚓网箱养殖的报道。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田蚯蚓网箱养殖系统和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种养殖结构单一化,综合经济效益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稻田蚯蚓网箱养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水稻田中,水稻种植淹水前在靠近田埂10-50cm处放置网箱,所述网箱沿着田埂排列,所述网箱内含有养殖土,所述养殖土包括土壤和有机肥,所述土壤和有机肥的重量比为1:0.1-1;所述养殖土上覆盖有机废弃物,所述水稻田中水稻距离网箱的距离为10-80cm,投放蚯蚓种苗后开始养殖,保持养殖土含水量为20-80%。

所述有机肥可以通过市购获得,只要符合中国农业部下发的实施标准NY525-2012即可。例如吉林万通基团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富土1号。

在养殖前将所述养殖土中土壤和有机肥混匀,然后加入网箱中。

进一步地,所述田埂高度为20-100cm,宽度为30-100cm,田埂两个侧面为斜坡面,其与底面坡度角为40-80度。田埂为稻田内淹水时蚯蚓逃生和栖息地。

进一步地,所述网箱网孔大小20-100目。网箱宜采用防止老化、耐用的材料制成。网孔大小要防止蚯蚓种苗逃生和便于呼吸,网箱大小要便于装土和蚯蚓采收操作。网箱养殖土装箱高度为20-60cm,网箱高度要避免稻田淹水和暴雨致使蚯蚓死亡。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废弃物是指植物秸秆粉碎后的材料,一般粉碎后长度低于10cm。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网箱之间预留不低于3cm的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废弃物物可以是果皮、蔬菜、树叶、秸秆等。有机废弃物防止养殖土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可为网箱蚯蚓遮荫,同时有机废弃物腐烂部分也可作为蚯蚓饵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蓝汇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蓝汇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49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