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TFT显示屏背光源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13827.2 | 申请日: | 2020-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4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松;张华彬;陶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叶新平 |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tft 显示屏 背光源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TFT显示屏背光源结构,包括设置在顶部的显示屏,还包括设置在底部的下铝框,所述下铝框四边设置有折弯挡边形成内框,所述内框一侧折弯挡边开有通孔,所述内框中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导光板、膜片,所述导光板以及膜片的侧边对应通孔设置有凸台;在最外层膜片上设置有泡棉;在下铝框底部对应导光板设置有安装光源的灯条;所述下铝框内框另一侧设置有避空槽,便于显示屏上的接插件从背光源内伸出;铝框线性膨胀率低,减少了背光显示屏在高/低温下的尺寸涨缩量,减小了应力,消除了高温Mura和低温Mura,提高了显示屏整机的显示性能。本发明一种车载TFT显示屏背光源结构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无Mura、窄边框、整机轻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显示屏,尤其涉及一种车载TFT显示屏背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载显示屏中,背光起到光源的作用,用于点亮TFT显示屏;随着汽车电子行业的飞速发展,车载TFT显示屏产品向着“窄边框”、“薄型化”“无Mura”方向不断发展;
车载TFT显示屏背光的左、右、上、下边框限制了显示屏产品整机的“窄边框”难以实现。背光的厚度限制了显示屏产品整机的“薄型化”难以实现。目前大部分的车载TFT显示屏采用IPS液晶显示屏,在受外界应力情况下会产生漏光现象(业内称为:Mura),严重影响显示效果;常规的采用塑胶上框的TFT显示屏背光,因为塑胶的线性膨胀系数远大于玻璃材质的TFT显示屏,因此在低温和高温情况下会对TFT显示屏产生应力,产生低温Mura或高温Mura,影响显示效果。
车载TFT显示屏背光主要结构件包括底框、胶框、导光板、灯条、膜片等零部件,零件数量较多,组装复杂,使其整体的组装成本较高,生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无Mura、窄边框、轻薄化的车载TFT显示屏背光源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TFT显示屏背光源结构,包括设置在顶部的显示屏,还包括设置在底部的下铝框,所述下铝框四边设置有折弯挡边形成内框,所述内框一侧折弯挡边开有通孔,所述内框中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导光板、膜片,所述导光板以及膜片的侧边对应通孔设置有凸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最外层膜片上设置有泡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下铝框底部对应导光板设置有安装光源的灯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导光板侧边与下铝框之间设置有硅胶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膜片侧边与下铝框之间设置有硅胶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显示屏和下铝框之间通过双面胶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下铝框内框另一侧设置有避空槽,便于显示屏上的接插件从背光源内伸出与外部PCB板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导光板上方设置有4块膜片。
由上可知,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第一,铝框线性膨胀率低,减少了背光显示屏在高/低温下的尺寸涨缩量,减小了应力,消除了高温Mura和低温Mura,提高了显示屏整机的显示性能;减少了上塑胶框,使显示屏单边边框减少1-2mm,双边减少2-4mm,实现了窄边框设计;同时膜片与上框预留间隙和上框自身壁厚厚度也减少,实现显示屏整机的轻薄化;通孔和凸台使得显示屏整机组装方便快捷。
第二,泡棉垫在最外层膜片上,防止下铝框与显示屏贴合时被擦花;导光板设置在导光板与膜片侧边,用于挤压侧边,使得组装紧密、不松动;双面胶粘贴和拆下都较为方便。
第三,避空槽使显示屏上的接插件能从下铝框内伸出,并与外部PCB电路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3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