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度传感器除凝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13822.X | 申请日: | 2020-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4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童俊华;孟鹏豪;陈建能;贺磊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6B5/14 | 分类号: | F26B5/14;F26B9/06;F26B21/00;F26B25/06;F26B25/10;F26B25/18;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之怀;王洪新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度 传感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凝露装置。技术方案是:一种湿度传感器除凝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敞口的方形下壳体以及盖合在下壳体敞口处的上盖板;所述下壳体的中部竖直安装有隔离挡板,从而将下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转动轴水平贯穿隔离挡板后伸入至第二空间内;所述第二空间的三个下壳体侧壁上均开设有贯通的通风槽;每个通风槽中均设置有相互平行并可绕水平轴线摆动的若干叶片。该装置可在高湿度环境下及时为湿度传感器进行除露,以测得精确的环境湿度数据,对环境湿度进行准确调节,满足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湿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凝露装置,具体是一种高湿度环境下的湿度传感器除凝露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温室大棚及一些栽培实验室中,常用湿度传感器来检测室内湿度,这就需要湿度传感器暴露在空气中。伴随着环境温度升高,由于热惯性,当湿度传感器本身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和“露点”温度时,水汽即在湿度传感器表面凝结,形成凝露。凝露的产生会影响湿度传感器的精度,导致其测量结果不准确,无法调节环境至最佳湿度状态,从而影响作物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湿度传感器除凝露装置,该装置可在高湿度环境下及时为湿度传感器进行除露,以测得精确的环境湿度数据,对环境湿度进行准确调节,满足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湿度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湿度传感器除凝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敞口的方形下壳体以及盖合在下壳体敞口处的上盖板;所述下壳体的中部竖直安装有隔离挡板,从而将下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所述第一空间内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转动轴水平贯穿隔离挡板后伸入至第二空间内;
所述第二空间的三个下壳体侧壁上均开设有贯通的通风槽;每个通风槽中均设置有相互平行并可绕水平轴线摆动的若干叶片,其中左、右两侧通风槽中的叶片分别由设置在第二空间内部的两组叶片调整组件进行驱动;所述第二空间内部还设置有若干加热管、与第一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的风扇轮、用于检测凝露的凝露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湿度的湿度传感器以及对两个传感器表面的凝露进行吸收擦拭的拭水机构;
所述加热管、电磁铁、第一电机、凝露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
两组叶片调整组件结构相同;每组叶片调整组件均包括竖直开设在下壳体的内壁上并位于对应通风槽旁的放置槽、可竖直活动地定位在放置槽中的调整铁棒以及固定在放置槽顶端的电磁铁;所述调整铁棒上间隔设置有与对应通风槽中的各叶片一一对应的若干挡片;所述挡片位于对应叶片的下方,使得调整铁棒竖直向上运动时挡片带动叶片摆动;所述调整铁棒顶部与电磁铁之间预留有间隙,该间隙与叶片的转动角度相适应。
所述拭水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滑槽的底座、相互平行并可滑动地定位在滑槽中的两根销柱、驱动两根销柱相向运动的驱动组件以及分别与两个传感器的位置相对应的两组拭水爪;每组拭水爪均由中部相互铰接的两根拭水臂组成,并且两根拭水臂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两根销柱上。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滑槽的长度方向布置并贯穿两根销柱的丝杆以及固定在下壳体内并与控制器电连接以驱动丝杆旋转的第二电机;两根销柱上均开设有与丝杆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孔,并且两根销柱上内螺纹孔的螺纹旋向相反,以保证丝杆带动两根销柱相向运动。
所述拭水臂表面布满高吸水性树脂。
所述叶片设置成类机翼状,叶片较薄的一侧远离第二空间内部且朝下布置;所述风扇轮与第二空间的前侧通风槽相对应,使得前侧通风槽中的叶片在风扇轮气流的作用下自然摆动。
所述上盖板的底面固定有竖直伸入至第二空间内的两个挂钩板;所述凝露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两个挂钩板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38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