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串行外设接口传输协议的生物电信号采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13531.0 | 申请日: | 2020-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6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唐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米福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G06K9/00;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串行 外设 接口 传输 协议 生物 电信号 采集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串行外设接口传输协议的生物电信号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利用接口转换模块将SPI通讯协议转换为USB通讯协议,上位机工作在主机模式,生物电信号采集系统中的单片机工作在从机模式;单片机对采集到的生物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存储至数据缓存区;上位机调用驱动程序启动数据传输的需求,单片机在收到请求后判断数据缓存区是否存在有效数据;若有则将有效数据传送给上位机,若没有则将约定格式的无效数据传送给上位机;数据传输请求结束后,单片机重新继续进行模数转换操作;上位机对读取到的数据进行过滤,除去无效数据后即获得有效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电信号采集系统包括:依次电连接的采样电极、前置放大单元、光耦隔离单元、单片机,以及为各元器件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单片机具有模数转换模块和SPI接口,并通过SPI接口和接口转换模块连接上位机;其中,
前置放大单元用于放大信号和抬升电平;光耦隔离单元用于对信号进行隔离传输;单片机用于对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和通过SPI接口传输数据;接口转换模块单元用于将SPI通讯协议转换为USB通讯协议,使得系统能通过USB接口与上位机通讯;电源模块单元用于为各元器件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
(1)采样电极获取的生物电信号经过前置放大单元和光耦隔离单元后,接入单片机模拟信号输入引脚;
(2)单片机在运行过程中设置SPI传输中断允许,并循环检测数据缓存区是否被写满;若未被写满,则启动定时器开启模数转换模块进行模数转换,并将转换后的值保存至数据缓存区;
(3)上位机根据用户需求,调用接口转换模块提供的驱动程序,启动基于SPI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此时,上位机作为SPI传输主机,单片机作为SPI传输从机;
(4)单片机在收到SPI通讯中断请求后,中断响应程序判断将数据缓存区是否有有效数据;若有则将有效数据移出后传送给上位机,若没有则将一个事先约定的无效数据传送给上位机;中断响应结束后回到单片机的主程序,继续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模数转换;
(5)上位机在收到单片机传送的数据后,逐一判断其有效性,过滤掉无效数据后获得有效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单片机从数据缓存区移出有效数据并传送给上位机,以腾出存储空间;通过对单片机的采样频率、缓冲区大小以及数据传输的时间间隔进行合理配置,实现生物电信号的循环动态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米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米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35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