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塔复合肥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12596.3 | 申请日: | 2020-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9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闫保福;陈晓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挪威鲍利葛特种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40;C05G3/80;C05G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耿超 | 
| 地址: | 挪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公开涉及一种高塔复合肥,该高塔复合肥含有紫菜提取物、工业一铵、硫酸钾、尿素、磷酸二氢钾和氨基酸螯合钙。本公开提供的高塔复合肥对土壤环境友好,且具有长效缓释性,一方面可以显著促进农作物的根系生长,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农作物的抗逆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特种新型肥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塔复合肥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化肥的开发多以缓释长效为目的,而忽略了对农作物生长和抗逆性能力的促进。并且现有化肥中往往含有大量的工业原料,使用后会导致土壤中存在大量残留,使原本脆弱的土壤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土壤板结、酸化越来越严重,土壤结构平衡被打破,蓄水能力和通透性被严重破坏,导致因土壤问题引发的各种病害频发。
因此,急需一种对土壤环境友好又可以促进对农作物生长和抗逆性的新型复合肥料。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环境友好,能够促进农作物地上部分及根系生长,并提高农作物应对不良环境的的能力的复合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塔复合肥,该高塔复合肥含有紫菜提取物、工业一铵、硫酸钾、尿素、磷酸二氢钾和氨基酸螯合钙。
可选地,相对于1kg紫菜提取物,所述高塔复合肥中工业一铵的添加量为15-30kg、硫酸钾的添加量为5-35kg、尿素的添加量为16-45kg、磷酸二氢钾的添加量为20-40kg和氨基酸螯合钙的添加量为1-3.5kg;
优选地,相对于1kg紫菜提取物,工业一铵的添加量为20-25kg、硫酸钾的添加量为10-25kg、尿素的添加量为25-35kg、磷酸二氢钾的添加量为25-35kg和氨基酸螯合钙的添加量为1.5-2.5kg。
可选地,所述紫菜提取物中含有15.5-17w/v的氨基酸、1-2.5w/v的氨态氮、1.2-3.8w/v的有机氮、1.5-2.8w/v的水溶性钾、0.2-0.8w/v的甘露醇、0.05-0.35w/v的γ-氨基丁酸和1.4-4.0w/v的蔗糖;
优选地,含有15.8-16.6w/v的氨基酸、1.8-2.4w/v的氨态氮、1.6-2.8w/v的有机氮、1.8-2.2w/v的水溶性钾、0.4-0.7w/v的甘露醇、0.15-0.25w/v的γ-氨基丁酸和2.1-2.9w/v的蔗糖。
可选地,所述氨基酸螯合钙中氨基酸为复合氨基酸;所述复合氨基酸中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
可选地,所述氨基酸螯合钙中的复合氨基酸的总量大于28%;
所述复合氨基酸中天门冬氨酸的含量为2.00-2.40%、苏氨酸的含量为1.87-2.27%、丝氨酸的含量为2.52-2.92%、谷氨酸的含量为5.14-5.54%、甘氨酸的含量为1.23-1.63%、丙氨酸的含量为1.15-1.55%、胱氨酸的含量为0.86-1.26%、缬氨酸的含量为1.69-2.09%、蛋氨酸的含量为0.14-0.44%、异亮氨酸的含量为0.88-1.28%、亮氨酸的含量为1.20-1.60%、酪氨酸的含量为0.25-0.65%、苯丙氨酸的含量为0.75-1.15%、赖氨酸的含量为0.98-1.38%、组氨酸的含量为0.18-0.38%、精氨酸的含量为2.76-3.16%、脯氨酸的含量为2.06-2.46%。
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塔复合肥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尿素和硫酸钾提升至塔顶一级熔融槽进行第一搅拌得到第一浆体;
S2、将工业一铵和氨基酸螯合钙提升至塔顶二级熔融槽,得到第一混合料;将所述第一浆体溢流至所述二级熔融槽内与所述第一混合料进行第二搅拌得到第二浆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挪威鲍利葛特种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挪威鲍利葛特种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25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