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暖手宝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12595.9 | 申请日: | 2020-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5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林 |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海顺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31 | 代理人: | 罗志伟 |
| 地址: | 4332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暖手宝 | ||
1.一种智能暖手宝,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中框壳体及与所述中框壳体固定连接的导热外壳,所述中框壳体内设有控制主板和电池,所述导热外壳内侧设有与控制主板输出端相连的发热装置,所述导热外壳为能够感应人手触摸的触摸外壳,所述触摸外壳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控制主板输入端相连,
所述控制主板包括MCU控制模块、触摸感应采集模块、加热模块、与电池相连的电源模块,其中,所述MCU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触摸感应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触摸感应采集模块的输入端与触摸外壳输出端相连,所述加热模块的输入端与MCU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加热模块的输出端与发热装置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触摸外壳包括金属膜,
所述金属膜包括非同一平面设置的第一金属膜和第二金属膜,所述第二金属膜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膜的外围,所述第一金属膜和第二金属膜串接在所述控制主板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暖手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热外壳内、检测导热外壳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MCU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暖手宝,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外壳为金属导热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暖手宝,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外壳包括非金属导热外壳及设置在所述非金属导热外壳内侧或外侧的金属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暖手宝,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采集模块包括触摸采集芯片U2,所述触摸采集芯片U2的输入引脚5与第一金属膜相连,输入引脚6与第二金属膜相连,所述触摸采集芯片U2的输出引脚8与MCU控制模块的控制芯片U1的引脚2相连,所述触摸采集芯片U2的输出引脚7与MCU控制模块的控制芯片U1的引脚3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暖手宝,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及与控制芯片U1相连的轻触开关SW1和拨码开关S1,其中,所述轻触开关SWI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控制芯片U1的引脚14,所述拨码开关S1的常接引脚2为触摸感应采集模块提供电源,所述拨码开关S1的选择引脚1接电源,另一个选择引脚3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暖手宝,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采集模块还包括模式选择单元,所述模式选择单元包括电阻R2、电阻R3,所述触摸采集芯片U2的电源引脚3通过电阻R3接拨码开关S1的常接引脚2,所述控制芯片U1的引脚7通过电阻R2接电阻R3和拨码开关S1的常接引脚2之间,控制芯片U1通过电阻R2检测触摸采集芯片U2供电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暖手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外壳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中框壳体的两侧,所述触摸外壳并联设置,2个触摸外壳的输出端都同时与所述触摸采集芯片U2的两个输入引脚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暖手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中框壳体上的、分别与MCU控制模块相连的电源接口和开关,所述电源接口包括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林,未经刘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259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