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激光脉冲波形调控的复合材料界面粘接力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10870.3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7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聂祥樊;汤毓源;延黎;吴昊年;何卫锋;罗思海;李玉琴;杨竹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代理公司: | 重庆渝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49 | 代理人: | 熊万里 |
地址: | 71005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激光 脉冲 波形 调控 复合材料 界面 接力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激光脉冲波形调控的复合材料界面粘接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纳秒激光诱导冲击波压力模型基础上,计算不同激光脉冲波形下的激光冲击波压力时间分布曲线,获得不同的激光冲击波载荷;
S2:建立复合材料激光冲击波动态传播数值模拟模型,施加步骤S1中的不同激光冲击波载荷,获得不同激光脉冲波形对最大耦合拉应力位置的影响规律;
S3:根据待检测复合材料的粘接界面位置和步骤S2中最大耦合拉应力位置的影响规律,反向确定检测所需的激光冲击波压力时间分布曲线;
S4:根据S3中确定的激光冲击波压力时间分布曲线,结合纳秒激光诱导冲击波压力模型,反向求解获得所对应的激光脉冲波形参数;
S5:根据S4中获得的激光脉冲波形参数,进行脉冲激光器参数设置,对待检测复合材料进行激光冲击试验,以完成复合材料界面粘接力的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脉冲波形调控的复合材料界面粘接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建立复合材料激光冲击波动态传播数值模拟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S21:根据复合材料物理和力学性能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
S22:对步骤S1中获得的不同激光冲击波载荷,通过外接子程序进行定义和加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脉冲波形调控的复合材料界面粘接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根据S4中的激光脉冲波形参数设置是通过脉冲激光器内部的脉冲波形调制器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08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