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的改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0539.1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2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程广福;吕晓强;金殿彪;李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动国家水力发电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9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水轮机 转轮 改造 方法 | ||
一种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的改造方法,它涉及水轮机转轮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水轮机转轮水力性能优化制造过程中,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改造方法包括切除原始外斗;规划焊接路径;增材制造;铣削加工;抛光。本发明用于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的改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轮机转轮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的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水轮机转轮是水电站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其制造质量和寿命直接决定了电站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稳定性。其中,冲击式水轮机转轮是应用比较广泛的转轮。随着水力设计的不断进步,新型水斗的水力性能不断优化,效率不断提高,电站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由此产生了对原有转轮的更换升级的需求。在这些转轮中,有大量转轮只需要对外斗的型线进行优化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改造效果,而对其轮毂和斗根均不需要发生变化,原有的方法为重新制造一个新的转轮,而将原有转轮报废,这不但造成了浪费,而且重新制造需要很长的周期。由此,提出了能够利用原有轮毂和斗根,仅对外斗进行重新制造的设想与需求。
增材制造技术(又称3D打印技术),是基于材料堆积法的一种新型制造技术,可以根据零件或物体的三维模型数据,以材料累加的方式制成实物。电弧增材制造技术是以电弧为载能束,采用逐层堆焊的方式制造金属实体构件,零件由全焊缝构成,化学成分均匀、致密度高,开放的成形环境对成形件尺寸无限制,成形速率高,主要应用于大尺寸复杂构件的低成本、高效快速近净成形。其中,冷金属过渡技术CMT(cool metal transfer)具有低热输入、变形小、无飞溅等特点,而且,其送丝运动与熔滴过渡过程可进行数字化协调,可操控性高,十分适用于电弧增材制造过程。CMT技术与机器人的结合应用可以完美的实现金属部件的增材制造和修复。相关的实验证明,CMT增材制造的转轮用0Cr13Ni5Mo材质,其HAZ仅在熔合区附近,范围极小,对部件的性能弱化作用非常小,同时,其疲劳性能明显优于锻件,而与0Cr13Ni5Mo基材结合界面处的性能与基材相当,因此,其与机器人的结合是冲击式水轮机转轮外斗改型优化水力性能改造的理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水轮机转轮水力性能优化制造过程中,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的改造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的改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切除原始外斗2:以转轮1的中心3为圆心,沿圆周4的方向切除原始外斗2,在斗根5上形成切面6;
步骤二:规划焊接路径:将新增外斗7的三维数学模型导入模拟软件,以切面6为增材制造基础,对新增外斗7进行切片8和焊接路径9规划;
步骤三:增材制造:将规划好的焊接路径转化成自动焊接机器人控制程序,自动焊接机器人对新增外斗7进行堆焊增材制造;
步骤四:铣削加工:在数控机床上对新增外斗7进行铣削精加工至图纸尺寸;
步骤五:抛光:对新增外斗7进行打磨抛光,完成转轮1的改造。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包含的有益效果是:
水轮机转轮是水电站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其制造质量和寿命直接决定了电站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基于原有转轮的轮毂和斗根,仅对外斗进行重新设计和制造,在实现电站效率提升的同时,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转轮绿色优化改造。由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器人控制的CMT外斗增材制造转轮性能优化改造方法,充分利用机器人操纵CMT技术可以制造高质量增材的特点,实现转轮的优化改造,使得改型增材制造部分外斗的性能优于原有转轮本身,同时,结合界面处的性能极其接近于基材,是一种高性能、低成本、高效率的转轮优化改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原始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动国家水力发电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动国家水力发电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05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