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化气瓶的安全监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10502.9 | 申请日: | 2020-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8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兴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兴良 |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10/00;G06Q50/26;H04N7/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李辉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化气 安全监管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化气瓶的安全监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设平台识别规则,根据平台识别规则判断气瓶身份标识是否被识别,如果是,则将气瓶归入正常档,记录正常档内气瓶个数,如果否,则将气瓶归入异常档,记录异常档内气瓶个数;监控充装区域,记录充装区域内充装气瓶个数;预设对比规则,将正常档内气瓶个数与异常档内气瓶个数的和与充装区域内充装气瓶个数对比,如果对比结果相同,则反馈后不发出预警,如果对比结果不同,则反馈后发出预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液化气瓶的安全监管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能够存储以上方法的存储介质。本发明能够解决气瓶的安全问题,减少人员操作安全隐患,降低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险预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化气瓶的安全监管方法、系 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国气瓶燃烧、爆炸或者有害物质泄漏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不同程 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气瓶安全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行业痛点和难点。 各级政府部门对于气瓶安全管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于事故责任的追究也越 来越严肃。因此,一种性能优良而成本低廉的一种液化气瓶安全监管方法、系 统及存储介质亟待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化气瓶的安全监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 质,可减少人员操作安全隐患,降低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化气瓶的安全监管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预设平台识别规则,根据平台识别规则判断气瓶身份标识是否被识别,如 果是,则将气瓶归入正常档,记录正常档内气瓶个数,如果否,则将气瓶归入 异常档,记录异常档内气瓶个数;
监控充装区域,记录充装区域内充装气瓶个数;
预设对比规则,将正常档内气瓶个数与异常档内气瓶个数的和与充装区域 内充装气瓶个数对比,如果对比结果相同,则反馈后不发出预警,如果对比结 果不同,则反馈后发出预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气瓶相关数据的挖掘、 计算、分析,预设平台识别规则,并以图形和表格等形式生动呈现平台识别后 的数据,根据平台识别规则判断气瓶身份是否被标识,进行第一次识别;通过 监控充装区域记录充装区域内充装气瓶个数进行第二次识别,并将两次识别结 果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结果判断是否发出预警,助力政府部门做到底数清,状 况明,精准施策,科学监管,达到液化气瓶来源可查、流向可追、责任可究的 效果。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平台识别规则包括:
根据气瓶的身份标识判断所述气瓶是否为被标识的气瓶。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判断气瓶身份标识是否被识别的方法如下:
增加可识别的的身份标识RFID的二维码于气瓶上;
识别气瓶上的RFID,判断能否被识别。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为气瓶增加防破拆,防伪造的电子身份证(RFID), 检验全过程气瓶身份标识,通过二维码自动识别气瓶,准确绑定气瓶检验信息, 进行全生命周期追溯。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监控充装区域包括:
使用视频识别算法监控充装区域。
在本技术方案中,接入充装站视频,实现24小时远程监控,方便监管部门 对违规现象视频取证。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预设对比规则的方法如下:
根据监控充装区内气瓶的数量与识别后得到的气瓶数量得出二者是否相等 的对比结果。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二次确认为气瓶保险提供数据支撑,为事故后续理 赔提供有效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兴良,未经黄兴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05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