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岩质材料双向压力试验装置及工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10161.5 | 申请日: | 2020-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8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黎明;赵天阳;张玉;贺可强;孙林娜;丛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G01N3/08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 地址: | 26652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类 材料 双向 压力 试验装置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岩质材料双向压力试验装置及工作方法,包括底座、立柱、工作平台、承压柱及竖向加载件,还包括能够通过拉杆固定连接的第一围压加载梁和第二围压加载梁,第一围压加载梁设置有多个围压加载件,第一围压加载梁和第二围压加载梁均能够与连接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固定件转动连接,固定件与立柱固定连接,本发明的试验装置试验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类岩质材料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类岩质材料双向压力试验装置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在研究隧洞稳定性的试验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压力试验机在试验模型轴向加载轴向压力,两侧施加围压以模拟隧道真实受力条件。
发明人发现,目前压力试验机只能对较小尺寸的圆柱体试件施加围压,针对大尺寸块状试验模型,需要单独匹配围压加载装置,并将围压加载装置人工抬至压力试验机的工作平台上,多次往返搬运围压加载装置费时费力,降低了试验效率。另外,普通薄钢板厚度为2cm左右,由于试验模型尺寸大,普通薄钢压板会导致其顶面受力集中,且容易发生变形;叠加多层薄钢板会增加试验危险性且搬运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类岩质材料双向压力试验装置,方便围压加载装置和钢压板的搬运,提高了试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类岩质材料双向压力试验装置,包括底座、立柱、工作平台、承压柱及竖向加载件,还包括能够通过拉杆固定连接的第一围压加载梁和第二围压加载梁,第一围压加载梁设置有多个围压加载件,第一围压加载梁和第二围压加载梁均能够与连接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固定件转动连接,固定件与立柱固定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还包括钢压板,用于放置在试验模型顶面,所述钢压板的厚度为8cm-10cm,所述钢压板顶面的面积小于底面的面积,底面面积与试验模型顶面面积相匹配,用于使试验模型顶面受力均匀。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还包括侧板,用于放置在围压加载件与试验模型侧面之间,围压加载件能够通过侧板对试验模型施加水平围压荷载。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能够与工作平台固定连接,用于放置试验模型、第一围压加载梁及第二围压加载梁。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一端设置有连接耳板,连接耳板上螺纹连接有挂接件,挂接件能够与第一围压加载梁及第二围压加载梁挂接连接,连接本体另一端设置有转轴,连接本体通过转轴与固定件转动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套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套与立柱固定连接,固定块固定在固定套上,固定块设置有用于转轴穿过的通孔。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套包括半圆环状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能够可拆卸固定,实现对立柱的夹紧固定。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围压加载梁及第二围压加载梁均采用T型梁,包括第一加载部和垂直设置在第一加载部中部的第二加载部,第一加载部能够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围压加载件固定在第一围压加载梁的第一加载部上。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拉杆两端设置有螺纹杆段,所述拉杆两端能够穿过第一围压加载梁和第二围压加载梁,并旋紧压紧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01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气焊割稀土纳米聚合添加剂
- 下一篇:一种快速检测油菜角果抗裂角性方法





